根据这条线索,江阳他们由近及远开始进行摸排走访。到了淄博市临淄区一家装饰公司的时候,终于有了重要发现。
“你们这儿十月一日买的化肥,编织袋都哪儿去了?”江阳问装饰公司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挠挠头说:“化肥都用完了,编织袋卖给了一个姓高的收购专业户。”
江阳他们一听,那眼睛都亮了,赶紧经过多方调查,找到了高某的住址。“走,去高某家看看!”带队的警察一挥手,一群人就前往高某家。
到了高某家,江阳他们们仔细搜查。嘿,还真有发现!在高某的家中,发现了几条与抛尸现场编号接近的化肥编织袋,还发现了与抛尸现场编织袋内相似的红砖以及相近的塑料布。而且高某还有一辆用于收购编织袋的机动三轮车,这嫌疑一下子就集中到了高某身上。
江阳把高某带回警局,开始询问。“高某,你老实交代,这些编织袋是咋回事儿?”高某吓得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警察同志,俺就是个收编织袋的,这些袋子都是俺收来的啊。”
江阳他们接着深入调查,发现高某虽然有一些作案条件,可作案时间对不上。有证人出来作证说:“俺当时看到高某了,他就是去附近卖编织袋和吃饭,没干啥违法的事儿。”而且高某平时为人老实正派,生活节俭,也没有去娱乐场所消费的习惯。
高某还拿出了自己的记账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他购买这批化肥编织袋的时间是在十一月七日,而受害人在十月六日就已经出现在荷塘中了。也就是说,在高某收购这些编织袋之前,就已经被人拿走使用了。
这下,警方只好排除了高某的嫌疑。这案件调查啊,就像走进了死胡同,又回到了起点。警察们坐在警局里,一个个愁眉不展,这案子到底该咋破呢,谁心里都没底……
二
上回说到,江阳他们排除了高某的嫌疑,这案子眼瞅着就像钻进了死胡同,可把办案的警察们愁坏了。
但江阳他们那可是铁了心要把这案子破了,那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此案不罢休”。
于是,江阳他们继续对装饰公司展开外围调查。这一查,嘿,还真在天中市朱台镇的一家娱乐场所发现了重要线索。
这天,几位侦查员来到了这家娱乐场所。侦查员一脸严肃,对场所负责人说道:“你们这有没有失踪的员工?三十岁左右,左胸部有纹身,带个玉观音……”
“有一个,我把跟她比较熟的员工喊过来跟你们说。”
不大会,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过来了,小声说道:“听着像我们这的田二妮。”
王警官眼睛一亮,接着问:“田二妮?她平时是啥样的人?”
那姑娘皱着眉头回忆道:“田二妮平时独来独往的,不咋跟我们交流,我们就知道她是四川人。”
侦查员们赶紧拿出死者的照片,问道:“你们看看,这照片上的人,像不像田二妮?”
马尾辫姑娘凑近一瞧,纷纷点头:“像,太像了,这发型、这打扮,看着就是她。”
侦查员又问:“那她身上有没有啥特别的地方?比如说纹身、戴的首饰啥的。”
马尾辫姑娘说:“她左胸口有个玫瑰纹身,还戴着一对金耳钉,平时挺宝贝那耳钉的。”
经过田二妮同事的仔细辨认,确定死者身上的纹身、首饰等就是田二妮的。
江阳收到消息后,马不停蹄,通过查询户籍信息,落实了田二妮的真实身份。原来,田二妮是一九七八年出生,已婚,还有个儿子,家在四川省望苍县某村。
江阳赶忙联系四川警方,获取了田二妮家人的DNA,送往实验室鉴定。没几天,结果出来了,经鉴定,死者正是田二妮。
案情研讨会上,江阳摸着下巴,分析道:“田二妮既然在这娱乐场所工作,那肯定得有个住的地方。”于是,江阳安排侦查员们立即开始走访排查。这大冷天的,他们一家家出租屋打听,那真是“寒风刺骨不停歇,只为寻得真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