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朱允炆

宋朝士大夫破防了:“这有什么不对的!”

【因为朱允炆的改革除了废藩以外,就只剩下文官制度的改革和修改《大明律》了。】

朱元璋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作为制度的制定者,他自然知道制定这套制度的原因:“咱真是瞎了眼了!”

正在景泰时空监国的朱标脸色一黑:“看来打的还不够。”

(别说朱标仁慈,因为有朱元璋在,才显得朱标仁慈。朱标就是有文化的朱元璋。)

【这里面对大明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官制度。】

【在明初,武将的地位一直比文官高,文官不能封公侯,这是写在《大明律》中的,除了李善长以外,文官没有一个封公爵和侯爵的。】

【大明初年的六公二十八侯基本都是武将。】

【不止是爵位,就连官职上,武将都比文官高。】

【当时文官最高品阶是正二品,而管理军事的五军都督府是正一品。】

【但是朱允炆继位后,文官最高品阶成了正一品,除此之外,大明的地方文官和翰林院权力也得到了提升。】

【说白了大明整个朝堂都向着文治一路狂奔。】

【其中,方孝孺是个迂腐的复古狂,试图把大明的制度改造成周朝那样的。】

嬴政感觉眼前一黑:“这样的人只适合教书。”

【如果真按照朱允炆的路线走下去,大明将会变成第二个大宋,重文轻武。】

此时的孔子也感觉到了不对:“明太祖是驱除鞑虏建立大明的,那些蛮夷一定不甘心,如果按照朱允炆的设想,会出大事的。”

【但是朱允炆搞的这些甚至还不如宋朝搞的好。】

【宋朝地方分权牵制做的非常好,宋朝重文轻武,但是宋朝不会无脑信任文官。朱允炆则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又感觉头疼了,再次感叹自己眼瞎。

【如果朱允炆继续执政,大明的行政架构会变的更加精细严谨,但是这种变化会让大明的防御体系变的脆弱不堪。】

【而且朱允炆不是朱棣,朱允炆绝对不会把国都迁到边境,所以大明的防御体系会进一步削弱。】

【与士大夫共治加上防御体系的脆弱,北方的游牧民族会更容易南下。】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会干什么,所有人心知肚明。】

原建文时空的百姓大惊失色,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那所谓的改制竟然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

【最重要的一点,朱允炆和他的几个大聪明是属于理想主义者。】

“又一个新称呼?”李世民不解:“什么是理想主义者?”

贞观群臣集体摇头,表示不理解。

【朱允炆如果继续在位,会继续实施仁政,会修改律法中苛刻的刑罚。】

????历代百姓又是一头问号,这应该也没错吧。

【但那些苛刻的律法恰恰是官员头上的刀,时刻警告官员要遵纪守法,不要搜刮民脂民膏。】

底层百姓恍然大悟,也对,就凭他们的身份,一些大罪他们都没机会触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