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开战的节奏啊!
李景隆以身挡暗器的行为,让在场的文武大臣对其刮目相看。
先前认为李景隆是小人,两面三刀的大臣内心都隐隐自责。
搞了半天,人家一直效忠的都是朱棣。
哪里有背叛建文帝一说。
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啊!
……
众人开始回忆刚刚发生的事情,好像是日本国使臣那边发起的刺杀。
好胆!
在这一刻,不论是藩国还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想着与日本撇清关系。
小主,
朱棣沉声问道:
“间中闺密你前几日在大殿上放肆还不过瘾,今日还在国宴上行刺,真当大明可欺?”
间中闺密颤抖着身子解释道:
“陛下,此事与我无关,我跟松上户不熟,请陛下明察!”
朱高煦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不熟他穿着你们的日本使臣的衣物,不熟他留着你们日本使臣的小胡子,不熟他跟着你们一起来朝圣?”
朱高煦的话音落下,在场所有人都感觉有道理。
不熟你把人家带进来?!
单凭这一点,这件事情你们就脱离不了嫌疑!
朱棣冷笑道:
“大明向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你们目前的行为已经不能算是使臣,而是刺客!”
“那么大明也无需遵从不斩来使的原则!”
间中闺密三位日本使臣一听可能要死,顿时将头紧贴地面,直呼冤枉:
“陛下,下臣冤枉,请陛下明察!”
朱棣锐利的扫视一圈,所有人全部低下了头,不敢与永乐帝对视。
“既然刺杀,那么总得有一个主谋。”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说出主谋,参与较少的朕允许你们回去,将日本使臣在大明发生的事传递回国,并告诉你们的幕府,来年开春大明的舰船会去日本做客!”
朱棣已经对第一次下西洋时间上做过规划。
在舰队剿灭陈祖义之后,宁王与郑和兵分两路。
而按照陈羽对日本附近海域‘神风’的解释,攻打日本来年开春可不行。
所以,
兵不厌诈。
朱棣这样说也是为了降低日本幕府方面的戒心。
但是三位日本使臣完全没有将朱棣的攻打日本放在心里。
毕竟他们坚信有‘神风’庇佑,日本本土不可能遭受攻击。
可是他们目前在大殿上,生还名额才是他们迫切关心的。
只见间中闺密左边的一位微胖使臣急促的说道:
“陛下,臣指认间中闺密与松上户有勾结,刺杀一事是他们两人商量,与我无关,请陛下明察。”
间中闺密一怔。
老子一直跟你们在一起,什么时候去商量!
他不服的说道: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去商量刺杀!”
间中闺密右侧的一个人也急忙补充道:
“陛下,我也听到了,这是他们二人接收到天皇的秘密任务,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秘密任务竟然是刺杀大明皇帝,我完全不知情啊!请皇帝陛下明察!”
间中闺密气的直起身子,手颤颤巍巍的一会指着右边的使臣,一会指着左边的使臣,身子哆嗦的说不出话。
这一下,在场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好胆!
听闻日本倭寇在南洋海上猖獗。
可没想到,在大明陆地上也如此嚣张。
朱棣见效果达到,不再继续浪费时间了,冷声道:
“将间中闺密拉下去凌迟,今日发生了这档子事,国宴就到此为止吧!”
“各国使臣返回驿馆休息,大明会给你们赏赐。但是也同样会查明你们是否与倭寇一同参与这次刺杀行动。”
“如果有,就不要怪大明不讲情面!”
朱棣说完大手一挥,所有使臣与文武大臣全部被禁军带走。
一起与倭寇准备购买大明火器扩充军力的南洋诸国,这时也不敢跟日本纠缠了。
反正生意是由日本牵头。
十几万两预付款,日本拿的最多。
几万两的损失换一场平安,各国使臣还可以接受。
众人散去之后,
朱高炽迈着小短腿走到朱棣跟前,低着头说道:
“陛下,李景隆尽职尽责,儿臣会将其厚葬。”
话音刚落,本来死掉的李景隆,突然喘了一大口气佯装虚弱的说道:
“太子爷~我应该~还能~抢救一下~”
说完,
李景隆头一歪,嘎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