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我还以为朝廷能拿出什么样的赈灾策略出来呢,结果听完之后,我只能说想出这些办法的人就是蠢,蠢到家了。”
“尤其第三条,不仅蠢,那人良心还特别的坏。”
“也就我目前是一个小酒馆的掌柜,如果上朝为官,一定要狠狠参那个提出这样建议的臣子,问一问他居心何在?”
小主,
“………”
“???”
朱棣与朱瞻基看见陈羽的反应之后,对视一眼,面面相觑,二人眼中皆是懵逼的神情。
赈灾问题是华夏千百年以来,历朝历代都躲不开的一个难题。
也是现在朱棣重中之重,需要妥善处理的事情。
朱棣这个皇位怎么得来的,大家心中敞亮。
甚至民间有谣言,
说河南这一场大灾,就是因上天对大明发动靖难朱棣杀害亲侄儿的惩罚。
如果处理不好,永乐一朝的威望在民间将会大减。
可是,朝臣反复推敲出来的计策在陈羽眼中却如此不堪,甚至提出者还是居心叵测的心怀不轨之徒?
朱瞻基第一个表示不服。
他当即起身,将陈羽面前都茶杯沏满茶,态度诚恳的问道:
“老师您不妨给学生讲讲,为何这三条计策不行。”
呦呵~
陈羽看着不久前还一副‘倔犟’的样子,如今为自己倒茶,就静静的站在一边,也算是有了一点学生的样子,他表示很满意。
既然如此,自己这个做老师的就来表现一下吧。
陈羽抿了一口朱瞻基倒的茶,随后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首先就来说一下其中最愚蠢,甚至可以说是用心险恶的第三条。”
“朝廷在灾民中选举出有威望之人做‘负责人’,对减轻朝廷人手不足这个问题确实可以做到。”
“可是朝廷中的官员每年都会有一大批贪官,他们每个人做官之前,总不可能都是抱着我将来要做一个大贪官的想法做官的吧?”
“同样的道理,等到这些‘负责人’拥有了权力,手握粮食的分配权与灾民的话语权,也就拥有了直接掌握灾民生死的能力,到那时所有的一切全凭良心,而恰恰良心在这个时候是最不持久的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