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翊黑着脸,阴沉的视线扫过孙有权一众人,额角突突的跳,他视线略过跪伏在地高举账本的杜鑫,沉着声看向下首众官员里的一人。
那人肤色白净,唇角时常含笑,身姿修长而挺拔,在一众噤若寒蝉的大臣中面色从容,甚至颇有些清风拂面的温和之感。
但在场诸位都知道,此人笑里藏刀,最擅折磨和杀人,他的衣袍边角总有不小心沾染上的血迹。
他便是京州人称玉面修罗的大理寺卿祝允轻。
“祝大人,伤了杜侍郎的贼人可审出了来历?”
祝允轻从队列中走出来,躬身应道,“回殿下,臣昨日连夜审问多次,已得到一份口供。”
他从袖里掏出一卷纸,“便是这些。”
一旁候着的太监上前接过双手呈至慕容翊跟前,慕容翊打开看了少许,面上不动声色,只目光悄然落在了下首跪着还未起身的杜鑫身上。
不等他问话,那边祝允轻又开了口,声音清朗,不急不缓,“那群人指认刺杀杜大人是为报私仇,但臣认为这份口供却并不可取。”
杜鑫跪在一旁,托举账本的双手因为发酸而微微颤抖着,闻言悄悄转头看了祝允轻一眼。
他是两年前才考上的探花郎,得老师举荐一直在户部任职,因为他的性格在朝中不讨喜,他在朝中几乎独来独往,多数人都被他这张嘴的罪过。
除了老师,他一直以为自己在朝堂是踽踽独行,却没想到竟还有人会帮他说话?
哦!最近他结交了个朋友,那个曾经以纨绔子弟身份出名的将军府二公子,如今的城防营统领尹恬,尹决明。
这个祝大人他知道,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大理寺卿的位置,听闻还是六年前的状元郎,那会儿他也不过十八岁,年纪轻轻文采卓绝,听闻功夫也不差,后来被先皇放到了大理寺任职。
这人抓人审问犯人很有一手,不过听闻都十分血腥残忍,他虽对这人十八岁就考上状元非常佩服,但对他残忍的手段也格外唾弃。
但这人除了在大理寺办公时手段残忍些,平日几乎找不出半分错处,杜鑫即便不喜他也从未诋毁过,几乎是同朝为官但形同陌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