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任琼州守备

这崇祯还真是抠门的可以,赏赐什么的就算了,王成也知道现在朝廷难。这么大的功劳也只是口头嘉奖,好在刘放等人也不会在意,要不非闹兵变不可。

李勇是崇祯八年十一月上的折子,等到批复下来现在已经是崇祯九年三月了,想来现在中原复地也不太平。

稍微思索,既然是琼州守备,在哪里就任不都一样?为什么要去琼山。

李勇则是玩味的表情,想来王成对官场不是很了解,又向王成解释一番。

守备是正五品,千户官也是正五品。

以守备节制琼州一卫十一所,这就耐人寻味了。上级赋予他节制的权利,这些同为正五品的千户,会听他的吗?好在海南卫没有卫指挥使,要是再节制三品卫指挥使,那玩笑开的就有点大。

按理说节制一万多人,起码要有一个正三品的参将头衔。

南直隶兵部、吏部,又玩起了屡试不爽的平衡策略,给王成一个五品官去节制其他五品。只要琼州的平衡不被打破,那么朝廷就有很多方法平衡。

王成对官场不是很了解,但是也不幼稚。琼州与大明内地不同,无非就是怕王成一家独大,到后来不好控制。

王成在琼州的的作为,锦衣卫也是传到南直隶。对于王成出色军事能力,南直隶兵部倒没在意,只是害怕王成又是下一个郑家,尾大不掉。

对于这些的王成也是嗤之以鼻,朝廷的平衡策略,玩的的确好。西南的三宣六慰丢了,东北鞑子常年扣关,郑家南海的无冕之王……

大明总是消耗在这种内斗中,又有多少新星埋没在萌芽中。像刘放曾经大明的百户,就是给一个参将也可以胜任,现实要不是王成的到来,可能就在百户职上垂垂老矣。

刘放是一个,又有多少个刘放呢?

就算王成直接穿越到崇祯身边,他对着崇祯说可以救大明于水火,恐怕也没人会信他。何况以大明现在的境况,除了破而后立,没有别的办法,这其中也牵扯太多人的利益。

不说把控内阁的东林党,就是天下读书人,天下士绅也会反对吧!

商鞅的变法让秦朝强大起来了,还是遭到车裂的下场,因为他触动了权贵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