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在村东头一个小阳坡上,面南背北。
一会工夫,一大一小来到道观门前,老道拿出钥匙打开斑驳的大门,伸手一推,吱呀一声,门开了。
迈过高高的门槛,进门是一座大殿,供奉着三清祖师,穿过大殿就是老道的住处,典型的东北民居,正房三间,偏房二间,东北也叫下屋。
老道领着杨帆走进正房的东屋,打开灯说道:“小嗄(东北早年对小孩的一种称呼)快上炕吧。”
杨帆脱了鞋爬上炕,老道放下身上背的包裹回头看:哎呀这头上怎么流血了,这个王老坏该死啊。”其实这时血早就不流了,都已经结痂了。
老道马上拿出碘酒等消毒用品给杨帆消毒,老道虽是中医,但必备的消毒用品还是有。边消毒边嘴里骂着王老坏。看着伤口挺大又用纱布给包扎上。
处理完了后老道又问:“孩子,吃饭了吗?”
杨帆摇头。
“你等着我给你弄点吃的。”转身老道去了外屋,只听一阵锅勺齐响,这么晚了,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趁此机会,杨帆看了看屋里的阵设,墙是土皮墙,炕在南边靠窗,这叫南炕,炕上放着一个炕柜,用来放被子,也有把炕放在北边的,叫北炕。而北边摆着一对木箱子,墙的一边放着两把椅子,另外别无其它家具,门框边上挂着一个日立,看了一眼,一九八二年七月八日,原来现在是八十年代,怪不得这么穷呢。
他其实穿越的是八十年代,东北辽省北部山区,一个叫项杨村的小村子,村里姓项姓杨两大户,后来又搬过来几个其它姓氏,听说是闯关东来的。村里人除了种地,就是采点山货挣点外快,这几年随着包产到户,人们也可以卖点山货维持生计,但也不敢太明目张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