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杨云帆精神抖擞的起床,老道问:“外面枣怎么掉了一地?”杨云帆尴尬的说:“我昨晚睡不着,练了一趟拳打的。”

老道背着手往外走留下一句:“练的不错。”

杨云帆咧嘴心里想,如果是虎子一顿巴掌炖肉跑不了,可怜虎子的又一天。

时光晃晃悠悠,不紧不慢,但该到的又一分不差,开学了。

杨婶给杨云凤和杨云帆收拾了行李,并叮嘱杨云凤照顾好弟弟,毕竟她高二了,老人了。

除了学费又多塞了一些钱,紧怕杨云帆受屈。这些年杨婶在杨云帆身上花钱从来不吝啬,老道岁数大了,不管事了,都是杨婶操持。

就是苦了虎子,老捡杨云帆衣服穿,因为杨云帆长的高,一米八多了,杨婶美其名曰勤俭持家。虎子总嘟囔,都勤俭他身上了,这个家没有他都得散。

杨云帆又拽过虎子叮嘱一定照顾好爷爷,虎子频频点头。

班车来了,姐弟二人坐车离去,杨婶万般不舍,泪眼婆娑。

这些年对杨云帆无微不至的照顾,源于杨婶的那一份善良。她总觉得这孩子命苦,到咱手里了,不能让孩子屈着了。

当然也是这一份善良让她以后得到了优厚的回报。

到了学校杨云凤帮着弟弟办好了入学,才回去。学校是八人寝,都是农村来的。县里的走读,因为条件差,吃的也不好。

杨云帆是全县第一,长的又帅,到哪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次吃饭杨云凤都会和弟弟一起,把菜里仅有的肉挑给杨云帆。杨云帆几次抗议无效,姐姐还是一如既往。

起初大家还以为他俩谈恋爱了,老师找杨云帆谈了话,才知道人家是姐弟。

晚自习九点下课,学校十点熄灯,寝室的几个人每天都得东拉西扯的十一点才睡。

杨云帆跟他们耗不起,晚自习下课跑到门卫在学一个半小时。

自从上次突破以后,杨云帆的学习效率更高了,他深知,再好的条件自己不努力也是白搭。后世那么多牛人,那个是白给的。自己没人脉就好好学,知识就是自己的人脉。

自从有了大师级写作感悟,假期时,杨云帆将其融会贯通,时不时的写点小作品,一是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二也是为了挣点小钱,刚开始三十五十的,后来三百五百的也有,一学期下来净攒了三千多,第一次挣钱杨云帆很高兴。

学期结束,杨云帆和姐姐去了商场,给每个人都买了礼物。

那时候始兴穿马裤尼,给老道和杨叔一人整了一套。杨婶是一个长款大衣,带毛领的。

虎子干脆一套中山装,还特意给买了一个随身听,听磁带的。

姐姐自己选的一个短款棉袄,刚开始姐姐不要,她知道弟弟这钱是怎么挣的,没事就写,很辛苦。但杨云帆坚持,威胁姐姐,不要就下学期不吃她给的肉了,姐姐无奈,只能屈服。

杨云帆自己买了一双鞋,脚上的已经小了,长的太快了。

回到家,大家都很高兴,老道和杨叔穿上衣服就没影了。杨婶说,一定是跑哪显呗去了,不到吃饭不能回来。

杨婶一边看着衣服高兴,一边嘟囔着杨云帆乱花钱,没给他自己多买几件。

杨云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