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两天,杨云帆启程回家。
在杨家见到了丁科二人,脸色黝黑,一看就是没少往乡下跑。将下一步工作安排给二人,就不再管了。
晚上又回到道观,看着熟悉的环境,想着老道的音容笑貌,如果不是采药受伤,是不是还在,对于那个让爷爷受伤的山洞,杨云帆一直都很好奇,爷爷死时,对这个事还耿耿于怀,趁现在没有什么事,我是不是去看看,有什么神奇之处,对,去看看。
第二天,杨云帆准备了一条大绳子,一个手电筒,一块红布,穿上长衣长裤,其他的不用带,空间里都有。
穿过后山,来到二狼山下,这里虽不是原始森林,但也是山高林大,当年采参人为了生活,几人结伴才敢来,现在生活好了,没人在闯深山。
山脚下依稀有条小路,杨云帆将唐刀取出来,边走边劈砍脚下的草木,一是开路,二是打草惊蛇。
越住上走越崎岖不平,到了半山腰已经没路了,杨云帆把红布拿出来,撕成若干小条,在走过的地方,一段距离就绑上一条,防止回来时迷路,经过一段艰难的攀爬,终于来到了山顶,此时已经中午了,阳光透过密林,散下片片光晕。
这也就是杨云帆,一般人根本上不来,一路上也发现了不少好药,他都没去管,简单休息一会,吃了点干粮,就继续寻找。
在山顶转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爷爷嘴里的大松树,松树倒是有,但感觉没那么大。
爷爷能找到的地方,一定会有路,不然太陡峭的地方他也去不了,因为他功夫不如杨云帆。山顶没有,那就往山腰在看看。
在山腰寻了好一会儿,也没发现什么路,全是杂草,这么大的山,他也不敢随便乱走。
在杨云帆将要放弃时,发现一个动物穿过草丛的痕迹,而且是经常走的那种,动物能走,证明有路,或许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呢,于是杨云帆顺着痕迹慢慢的往前走,并将唐刀横在胸前,防止有野兽突然窜出来伤人。
走了好长一段,没发现动物,到发现了一片松树林,其中有一棵又粗又大,杨云帆心说这是真找着了,但哪是一棵啊,是一片松树啊。
松树上几只松鼠上下穿梭,应该是没有大型或有危险的动物,因为松鼠很机警,杨云帆慢慢的走进松林,脚下声音惊走了树上的小家伙,来到那最大的松树下,此树又高又直,遮天蔽日,动物的行走路线一直延伸至树后草丛。
用刀拔开草丛,真的有一个洞口,将洞口杂草用刀一一砍倒,又捡起一块石头,往洞里扔去,来一个投石问路,并拿刀戒备,等了一会没有什么动静,杨云帆估计应该没有什么大型动物。
山洞又宽又长,一直往山腹里延伸,杨云帆拿着手电筒,慢慢的往深处走去,走了约有十几米他竟然感觉到了灵气,他有些兴奋了,莫非里面有玉石,要知道东北也是产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