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的意思是,暂时没钱,所以那条路先不修,但是如果先不用乡里出钱,能先赊欠这些建材料给乡政府,分个两三年还清,那他不会反对吧”
赵欣然说的,他们都觉得不错,但是,40多万的建材,哪个企业会干。
“40万不是小数目,更何况知道内情的人,也不敢随便赊,王俊干明着坑你,你这样让路修成,他能放过你,除非他这一年内调走,否则,这40万打水漂了,估计没企业愿意干”
晋鹏说的对,企业不是慈善家,人家赊欠也是有成本的,40万在那时候,能买十几套房子了。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企业我联系,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
众人纷纷点头,赵欣然家是做生意的,现在聚餐的酒店都是他家的,认识几个建材老板肯定不成问题,她家今年刚注册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趁着商品房渐渐放开的初期,想涉足房地产。
建筑公司,建材公司,他家里人认识的不少,但是冒着这么大风险赊销,还真不好搞。
赵欣然大包大揽下来,焦头烂额的董远方,也不好拒绝,只是,自己亏欠赵欣然太多了。
至于学生宿舍楼重建的事情,大家觉得乡里的做法也没办法,毕竟那时候专款专用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一批款子从上到下,层层剥皮的情况到处都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远方总不能越级上告吧,哪怕上面追究下来,钱都花了,上面也没办法,最多一个通报批评,解决不了重建的问题。
反而,董远方要是真的越级上高,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房山待不下去,以后也没人敢用你,这不是不听话的刺头。
所以,越级告状的路,根本行不通,不是说你豁出去了,这事就能解决的。
王俊跑一圈,其实要了不少款的,只是之前房山乡的窟窿太大了,拆东墙补西墙,借着各种油头搞来的钱,如果能修出一条路来,也算可以了。
其实,董远方对于宿舍楼重建,本来有个想法。
修路的事情,赵欣然大包大揽了,他真的没法再提出来。
这里家里有钱的,就赵欣然,如果贸然提出捐款,那还是赵欣然拿了大头。
哪怕不是给自己家盖房子,他也不能再让赵欣然拿钱了。
“王俊动不动都摊派,你怎么不也摊派”,赵欣然说完,估计大家误会了她的意思。
“那不跟王俊一个德行了,如果远方愿意摊派,也不至于伤脑筋了”。
高娟打断了赵欣然的话。
“我说的不是跟老百姓摊派,我说的是跟我们摊派”
“什么意思,让我们出钱,打住哦,我可没钱”
晋鹏一副守财奴的样子,赶紧拒绝这个提议。
“晋鹏,你别想逃,不多,你3万,我10万,你不吃亏”
赵欣然看着晋鹏这反应笑着说。
“我150斤,你能一斤卖200,随便卖,我不要了,全给你”
刘玉芹也笑着反驳。
他们家条件是不差,但是都是拿工资的,三五千能拿出来没毛病。
三万那可是,一家几口人,一两年的收入,这就不合适了。
“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说的是,咱们大小也算是青年干部,多少都认识不少有头有脸的生意人,三万对你来说多,对他们来说,就是毛毛雨,现在不是有做慈善退税的说法”
赵欣然这样解释,大家就明白了,就是让大家认领任务,去找企业化缘。
王俊找个单位,跑了一圈,搞了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