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来一趟,看到之前捐的钱,为山区的孩子们办了实事,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如果再带个项目回去,那就一举两得,不枉此行啦!

这些天,董远方一直在想,房山乡这样一个山区乡镇,没有肥沃平整的土地,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不像大社、邵州那样有小煤矿,老百姓守着哪几亩薄田,什么时候才能奔上小康?

因地制宜,才是发展的根本。

房山有什么,最有名的就属房山景区,开发房山风景区成为房山乡发展的唯一突破口。

这些年,很多地方,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当时的社会大问题。

一些领域,国企的少量退出,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目前济水处于大发展的变革时期,财政较为困难,景区的投资周期长,相对回报周期长,前期收益不稳定的时候,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完全靠市财政,无异于饮鸩止渴,总会走向死胡同。

如果政府主导,民企参与,组建股份制旅游开发公司,先以房山风景区为桥头堡,运营成功后,再推向济水其他合适的景区,后期建成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共同参股的全市旅游开发集团公司。

在此基础上,董远方完善了自己组建房山旅游开发公司的方案,以及成立济水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的长期规划。

房山乡对这份方案顺利,通过,因为需要市里的资金支持,所有方案还需要报请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