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百姓心中有杆秤

1997年的最后一天,市委常委会上,组织部长吴晓娟提出房山乡党政班子目前没有配备齐全,党委书记空缺,乡长苗琳干着书记的活,党委副书记、副乡长做着乡长的事,权责不对等。

“我建议苗琳同志担任党委书记,董远方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乡长”

吴晓娟说吧,向周研书记点头示意后,她把笔放下,听大家的意见。

“苗琳同志这几个月表现可以,但是刚提乡长没半年,就提书记,显然不合适”

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常务副市长张德龙,他是吴胜军的心腹,他的意见也代表着吴胜军的意思。

“提董远方同志也不合适,今年八月因为打架,作出一年之内不提拔的处罚,如果现在提拔他,给全市老百姓也没法交代”

苗琳担任正科级的乡人大主席两年多了,又担任了四个月的乡长兼党委书记,如果提党委书记,行政级别还是正科,也能说得过去。

董远方虽然两年前提的副科,现在提个正科也能说的过去,但是既然常委会上做出了处罚决定,一年之内不能提拔,这才过去四个月显然不合适。

张德龙说的也有道理,虽然朱元鹏和韩玉奎分别发言赞同吴晓娟的提议,但是都无法越过张德龙摆出的事实。

“董远方这一年的表现确实突出,但是张市长说的也是事实,我们如果此时提拔他,就是否定我们之前的决议,不管当时发生什么,决不允许打架这种影响恶劣的事情发生,不提拔董远方,也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

周研书记,确实想通过失去一次提拔,让他长长记性,如果自己的急脾气不改,永远长不大。

元旦之后,进入了新的一年,对于房山乡来说,最为关键的发展年。

房山旅游风景区、乡镇企业开发区、村村通、小学危房改造,以及房山股权抵押,三年后分红还分期。

半年时间,董远方做了太多的事。

但是在周研眼里,这些基层经历远远不够,基础已经打好,他不能站在已有的基石上固步自封,也许及时的调离,对他的成长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