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些想法多,但是不连贯也不成熟,之前江原大学有个教授,专门做了一个这方面的课题,还被沪港市政府采纳了一些,我想着他们那个团队,可能有完整的参考方案”
张佳惠决定带董远方回一趟江原大学,除了咨询一下城市综合体的整体方案,也顺便把董远方入学的一些手续提前办了,这样八月份他报道完,就能正式进入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了。
上午到江原大学,沈家惠带着董远方,办了相关手续。
江原大学宏观经济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权威,郑鸿斌教授,上午有个学术交流会,下午才能有时间见面。
沈佳惠在嵩州城市规划院,有个大学同学,现在也是做城建规划方面的工作,中午三个人一起吃个便饭,丰富了一下董远方在城市规划方面的视野。
下午,郑鸿斌教授在江原大学接待了董远方和沈佳惠。
董远方把济水城市综合体的方案,拿给郑教授看。
“这个方案,我看了一下,对于一个小型城市来说,世纪广场这块地,未来一定是城市的核心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从长远看绝对优于高端住宅区”
郑鸿斌教授,肯定了这份方案,但是也指出了这个方案的天然漏洞。
“现在嵩州的地价,已经突破100万一亩,济水也接近了20万一亩。2000亩地,政府打包卖给红星和华信,上交省里和上面后,济水净得土地出让金超过一个亿。我们要想上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建起来,怎么用起来,怎么让三年后,济水财政上增加的不值一个亿,并且成为济水接下来几十年,新的经济增长点”。
“之前我的方案,在沪港能够实现,是因为无论是上层,还是沪港,愿意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基建,去搭建起这个城中之城,之后吸引大量的国外和民间资本进入,政府投入也只是抛砖引玉,但是这都给予所有人对华夏经济,对沪港未来的信心“
郑教授说的一针见血,综合体的建立,一定是靠所有人,所有资本,对济水未来的基础之上。
五个核心区,一定要考虑到能承载多大的城市需求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