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文华殿,承载着皇家数代智慧传承,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威严与奢华。殿内朱红色立柱粗壮高大,如忠诚卫士,见证风云变幻,诉说王朝辉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经史典籍上,为其镀上金边。
尚显年幼的储君朱祁镇,身着绣有金龙的华丽华服,端坐在雕刻精美的龙椅上。他虽身姿稚嫩,却努力挺直腰杆,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数位儒臣身着长袍,神色庄重,皆是学界德高望重之人。他们手持经卷,为朱祁镇深入浅出地讲解儒家经典。
“陛下,《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位白发儒臣声音洪亮,“此乃教导君王应以德治国,心怀仁德,关爱百姓,体恤臣子。如此,方能赢得民心,使天下归心,犹如北极星引得众星环绕,四海来朝。” 儒臣微微躬身,目光殷切。
朱祁镇专注聆听,眼眸闪烁思索光芒,不时点头,憧憬着成为贤明君主,让大明繁荣昌盛。
而一旁的王振,如隐藏在暗处的鬼魅,毕恭毕敬站立,脸上挂着谦卑笑容,眼神却不时闪过狡黠。每当儒臣讲解关键处,他便巧妙插话,发表别样见解。
“陛下,依奴才愚见,这以德治国固然重要,” 王振轻声道,“但朝堂复杂,有时需用雷霆手段震慑群臣,否则江山社稷恐有危险。” 王振语气恭敬,却透着强硬。
起初,朱祁镇未在意王振的话。但随着经筵日复一日进行,王振不断潜移默化,还讲述宫外奇闻轶事与歪曲的 “宫廷秘史”。
“陛下,朝中有些大臣表面忠心,实则心怀鬼胎,结党营私,妄图架空陛下。他们私下频繁聚会,无视陛下旨意。” 王振一脸神秘,眼神挑拨。
朱祁镇心中渐生疑虑,对朝臣的信任开始动摇,在治国理念上愈发倾向王振充满权谋的观点。王振如同黑暗中的操纵者,将朱祁镇引入思想之网。
正统六年(1441 年)寒冬,北风凛冽,京城百姓身着破旧衣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紫禁城却一片热火朝天,奉天殿重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全国各地工匠闻风而动,从大江南北汇聚京城。他们怀揣对技艺的热爱与对皇家的忠诚,或徒步,或乘船,或骑马,不辞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