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刘瑾骤贵初揽权柄文冕策划小试牛刀(五)

李荣既然这么说了,一些人想掂一掂这个自正德登位后连跳数级的暴发户,看他有什么能耐处理国家大事。

先是高金拿一份边关奏讨年例银奏章让刘瑾批。

刘瑾嘴里说得好听,可他知道司礼监的官儿奸狠狡诈,打算一开始就设法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他怕被架空,怕做一个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他老实不客气接过奏章。

奏讨年例银的奏章是宣大总督刘宇上的。

原来自孝宗朝叶湛改革盐政后,商屯和纳粮开中改为折现解入太仓库,按数额分解各边,这笔银子加上朝廷按主兵数拨补一部分,叫做年例银。

拨补给宣大的,每年将近一百一十万两。

刘瑾正想拿边政开刀,他略略看过奏章,又草草看一下内阁拟的小票,说:

“这笔银子须向万岁爷奏报。”

高金冷笑一声。

“每年自有定例,何须烦万岁爷呢?”

刘瑾一听,便拉下脸。

“凡事都有定例,要我们干什么?难怪万岁爷责备司礼监未能为他分忧。军费与粮料来源各有定规,但军屯和盐赋收入逐年减少,拨补每年逐增,这是什么定例?”

他说到点子上了。

军屯和盐赋逐年减少,拨补逐年增加,无非是到处贪墨成风,雁过拔毛,层层盘剥,且俞演俞烈。

当然,司礼监也落到好处,分润给他们的,是每年一块固定收人。

正因为这个原因,谁肯向皇帝说清楚,断自己的财路呢?

刘瑾头一把火烧向边费,势必得罪天下官员。内外官,文武官,一网全兜下。

李荣等人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