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坛子咸菜要吃一个冬天,不咸不够吃。
何雨柱回到卡车车厢,打开空间,快速地提出一箱方便面,一箱午餐肉,再进了农户家。
走进土房子厨房,尼玛,灶头上的铁锅缺了一角,烧水的罐子也缺了一个小口,清乡的鬼子见人就打,有好东西就抢,东翻西砸,才不管老百姓的生活。
碗筷有限,土碗全算上,洗脸盆也用上了,还有土碟,总算凑了九人份。
他们的饭量大,两包方便面也未必够,撕开二十七包方便面,煮了一大锅,装了九大碗,午餐肉切成薄薄的片,摆在丝丝滑滑的方便面上。
还没端出来,在座的七人已经不停地吞咽着口水。
一人端一碗,何春香和何雨柱端的最小的碗。
农妇的袖子、胸襟和膝盖重重补丁,洗得发白的蓝布稍稍大力动弹,就能听见布被撕裂的声音。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小日本的东西,味道真的好。”
“太好了,要是有医品供应就好了,受了很轻的伤,也会死亡,就是感染。”领导以为何春香是抗日联盟的干部,期盼地看着何春香。
何雨柱来的路上观测过地形,昌宛怀有不少山洞,“你们今天藏山坡就有山洞,明天晚上找一找,物资就放在山洞里。”
“太好了,”领导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他算看明白了,这个小孩才有发言权,何春香只是个配角。
确实,何春香一则替他打掩护,回程的路上遇到鬼子检查,有何春香相陪更有说服力,二则读心术远胜于他,可以监测所有人的心音,若遇到风险,可以及时规避。
吃完晚饭,领导们去分配物资,农妇腾了一间房让何春香和何雨柱休息。
破被子同样补了又补,用了太久,本应拆了重铺,但里子面子都太旧,拆了后怕是缝合不上,棉絮东一堆西一堆,有的地方落了空。
两人将就过了一夜。
约摸五点来钟,何雨柱起了床,进空间取了三床军用被,大大小小的几口锅子,还有吃面的大海碗,吃饭的小饭碗,几把木筷子,再搬了一箱方便面放在房间。
可惜没有布。
叫上何春香正在出门,农妇起床看到林林总总的家什,何雨柱扯了谎:“在我车厢里的东西,看你家需要,给你了。”
农妇千恩万谢,两人上了卡车,驶出村子,到了昨晚相遇的地点,何雨柱跳下车,爬上坡,找到一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