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进说干就干,拿过军用匕首就准备挑拣昨天搭建树屋用剩下的树藤,将挑选出来的树藤全部用匕首削掉多余的分杈和枯刺,接着他就开始动手编织鱼笼的底部,找来三根长短大小差不多的树藤,按照彼此交叉在地上摆成一个雪花的形状充当鱼笼的主干,至于为什么要弄成雪花状,主要还是这种形状承受力最方便,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非常牢固,随后石进他又拿过一条长的树藤开始沿着雪花状的底部进行压一根垫一根这种依次交替的方式绕起了圆圈。
虽然刚开始沿着底部绕圆圈的时候总会带偏雪花状的主干,不过稍微用点力立马就可以重新调整回原来的状态,石进看着编织好的第一根树藤,他皱了皱眉头,看着圈与圈之间那能容得下两根手指的间隙思索了两秒后。
他也是果断在边上操起一根顺手的木头,就顺着鱼笼主干之间的位置轻轻敲打了起来,看着鱼笼底部的藤圈越贴越紧,石进皱着的眉头也是舒展了开来,不过他又考虑到鱼笼从水潭里拉上来的时候会夹带着很多水,会对充当绳子的树藤产生过多的负担,导致树藤断裂,所以秉承着至少能坚持用到一个星期的想法,石进专门在鱼笼的树藤与树藤之间留下了半个手指那么大的缝隙用于排水。
石进他在编织了一个鱼笼基础后,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他只需要不断的将树藤沿着编好的鱼笼底部继续不断的交替往上编就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消耗一条树藤就要用木棍将鱼笼上留下的间隙给敲下去。
很快,石进就把鱼笼编织的差不多了,就差一个收口就能完成成品了,不过他到了这鱼笼的最后一步反而慢下手上的速度了,因为这鱼笼的收口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收口的形状大小能直接影响到能否捕捉到水潭里鱼。
而对于这个鱼笼收口这一步,石进他对此也是很讲究的,要求鱼笼的口子不能太大,但是也不能太小,因为留的口子太大,进入鱼笼里面的鱼有可能重新游出去,而太小则是鱼根本就进不去。
而且石进他根据目测水潭里的鱼普遍都有三四个手指那么大,而他的捕捉目标也同样这种大小的鱼,至于那么超大的鱼他石进根本就不奢求。
而鱼笼收口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圈倒刺,而且倒须的口子是越往里洞越小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水潭里面的鱼有进无出!
当然了,石进他对于自己的动手编织能力还是比较清楚的,想要靠树藤编织一个整体的鱼笼他根本就做不到,除非有人教过他才有可能,然而石进根本就没有实体接触过这类编织物品,了解到的这方面知识更多的是靠视频学来的。
所以石进他能仅靠视频所学到的知识就能编织出一个鱼笼的大概就已经非常的不错了,至于鱼笼收口处的倒须他是压根就编织不出来,不过这个问题倒也难不倒他,因为他对这个鱼笼倒须这个问题早已想好了应对办法,等鱼笼的大体形状完成后石进他放到一边,随后就开始了倒须的制作。
找来六七根大小差不多的小木棍后,石进他就用军用匕首将所有的小木棍全部砍成相同的长度,然后又拿过一段树藤,按照相互交替的方式把所有的小木棍缠上三圈,随后就砍断多余的树藤,接着就是用木棍将树藤敲紧,不留缝隙的那种,等倒须的大体完成后,石进则是用上了林华强昨晚留下的细丝,按照穿插的方式不断将口子缩小,直到口子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后他才停手,随后就是把口子上的小木棍全部用军用匕首削尖。
鱼笼做好了,倒须也做好了,那么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将鱼笼和倒须连接到一起可以了,到时候一个完整的鱼笼就做好了。
而连接的方法也很简单,石进偷偷拿了一根林华强昨晚编织好放在一边的麻绳,然后就是用麻绳将鱼笼和倒须绑在了一起,自此一个完整的鱼笼就在他石进手上创造出来了,然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将一根树藤绑在鱼笼上面,抱着鱼笼就朝着水潭边走去。
而等石进完成鱼笼的时候,时间正处于黎明的时刻,太阳才刚升起来不久,不过夜幕的黑暗却已经被驱散的差不多了,因为天亮了,原始森林也不再是捕食动物们的主场了,没有了黑夜的掩护,四周的晃动的一草一木都逃脱不了石进他的法眼,所以他也不害怕有什么食肉动物突然在暗处窜出来袭击他,只要是能提前察觉到的危险,靠着手上的军用匕首他都不怕。
等石进抱着鱼笼来到水潭边上的时候,他突然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寻着血腥味的来源找去,石进很快就看到了杂草丛里面留下的一团不知名动物的肠子,从上面残留的血腥味和腐烂发臭的气味就能很明显的判断出,这就是昨晚水潭边被捕食的动物留下的,而且肠子周围正爬满了很多苍蝇和蚂蚁,这些虫子都是这片原始森林的清道夫,负责收拾死亡动物剩余残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