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年12月24日 香港中环

“我知道,我知道。”小周猛踩了脚油门,汽车加速而去。

田之雄在中环附近下了车,看着小周车子驶远了,又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儿,买了一个白雪公主造型的八音盒,准备送给阿秀作圣诞礼物,这才慢慢向嘉咸街的方向走去。

随着几个重大事件的尘埃落定,经过了前几个月连续而紧张的忙碌,生活又回到平时的节奏,让田之雄有些无所适从。自从上次见过陈振忠之后,他再也没有接到过上级的指示,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今天并不是与陈伯约定的见面日子,但他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陈伯,毕竟陈伯和陈阿秀是他在这座城市里最温暖的依靠。

拐过街口,便看到陈伯的档口生意格外好,小车旁围满了举着钞票的食客,几张小桌坐满了人,周围还有好多人捧着碗站着吃着。是啊,大冷天逛街,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潮州鱼蛋粉,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自忖。等走近了才发现生意好的真正原因,是摊前忙着张罗的多了一个漂亮姑娘,阿秀!

小主,

五十年代的香港,因来自内地的演艺界人士齐聚,宁波帮和上海帮的资金涌入,电影界出现了蓬勃兴旺的发展,给这个“文化沙漠”开创了一片绿洲,培育了林黛、李丽华、夏梦、石慧等一批耀眼的明星。只是题材老套、内容平庸、粗制滥造,主要以古装剧和乡村剧为主,而且全是搭内景拍摄,有的一星期就拍完,原因很简单,这样的题材省钱。古装剧虽然依托中国传统戏曲加以改编,但无论哪朝哪代,不管春夏秋冬都是几乎一个模子的装束;乡村剧则更奇诡,无论女演员如何美艳或娇气,都是两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再配上悲苦的情节。一部片子的预算也就20来万元港币,上映后票房加卖到台湾和东南亚的版权收入能有几十万收入已经很满意了。

自从阿秀的处女作《天仙配》意外一炮而红,电影公司沙老板十分欣喜,从中嗅到了无限商机。在矫揉造作、胡编乱造的香港电影圈,一个清纯、天真的青春少女形象,像一朵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嫩荷,一扫当下明星嗲声嗲气、搔首弄姿的惯态,让观众耳目一新,有望开创香港电影的新纪元,并给公司带来不错的收益。因此,沙老板决定趁热打铁,组织了旗下编剧、导演、演员、摄影、舞美、道具的最强阵容,翻拍《梁山伯与祝英台》,由阿秀担纲女主角出演祝英台,由旗下最红的女星反串梁山伯,力捧阿秀成为未来之星。

当然,老板选择翻拍《梁祝》,也是有原因的。大陆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几年前上映时,曾经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风靡一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深厚的观众基础。在此基础上翻拍成故事片,蹭下热度,又有旗下当红明星做号召力,应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电影正在紧张地拍摄中,准备抢上明年春节期间上映。今天是平安夜,导演破例早早收了工,让大家回去过圣诞,于是,孝顺的阿秀便来给阿爸帮忙,没承想让生意好了好几倍。

汽灯下的阿秀,穿着件玫红色的薄棉袄,挽着袖口,也许离水蒸汽太近,脸红扑扑的。她一面帮着收款找钱,一面与搭讪的食客说笑着,时不时还要去揩桌子、收碗筷,手脚麻利。

田之雄微笑地在一旁注视着,一直到人稍稍少了,才走过去:“陈伯、阿秀,圣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