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各方反应

自认为已经清醒过来的朝臣,在高堂之上,跪倒在龙椅之下,山呼万岁的同时又对龙椅上的睿泽帝做出了逼迫。

他们试图让睿泽帝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

他们不再彼此攻讦,他们万众一心,为了临昌国的未来,为了皇室的以后,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他们请求睿泽帝将北境的杜玉山召回,用临昌国最强的军队将寞黄人的野望彻底打消!

睿泽帝怒极反笑,本有松动的他打消了召回霜雪军的念头。他太了解底下这些人了,如果他此时召回了杜玉山,这些人就会以为自己战胜了龙椅之上的帝王,他们会得寸进尺,会步步相逼,会一步步蚕食帝王的权柄。

他,绝不可能妥协。

睿泽帝罢朝三日。

西南再次传来了坏消息,已经在西南部站稳脚跟的乌凤呈开始清理这块土地上面碍眼的人和城。

以宁德王为要挟,迫使宁德城打开了大门。

同时,宁城被屠,城内无一生还的消息震惊寰宇。

临昌国在本国民间和各国大肆渲染这一消息,将乌凤呈痛斥为屠夫、魔鬼、刽子手,认为她和她手下的那些士兵以及她一手建立起来的冀国都是反人道的,是应该被其他各国联合消灭的。

临昌国的附属小国,以及和临昌国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国家也跟着发文谴责乌凤呈的所作所为。

临昌国呼吁所有国家联合起来抵制冀国,但武治国的皇帝说需不需要他们派兵过来支援的时候,临昌国又断然拒绝了。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不知道谁。

武治国的人向来霸道,等他们来了,愿不愿意走就不好说了。

睿泽帝不想先驱狼又逐虎的。

这个时候,和冀国正处在蜜月期的安国态度暧昧了起来。它既没有替冀国说话,也没有附和临昌国,看起来像是准备隔岸观火。

想起安国,睿泽帝就火大。

这一次征西,冀国是第一始作俑者,安国就是第二始作俑者。

临昌国西南地区,在最西边有两个城池,那两个城池有些偏僻,乌凤呈并没有对他们动手。乌凤呈虽然没有对这两个偏僻的城市动手,但乌凤呈从宝州城一路南下到宁安城,已然将这两个城市隔绝在了临昌国的管控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