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新娘见着这一群身着黑的黄的红的龙袍的人。
没来由的紧张了一下。
席上的嬴政,刘邦刘彻,李世民等一众皇帝们起身。
“多谢各位莅临,吃好吃好。”
朱元璋的酒杯子一举:“祝你二人新婚快乐哈,新郎官,小登科感觉如何呀,咱当年大婚的排场可都没这个样哈,来,干了干了!”
随后是一饮而尽。
接着各朝皇帝也说些喜庆话,能看一次后世人结婚,对他们来说也算个小体验。
这新郎新娘可能说了也不信,自己的这场婚礼,在某种意义上是力压任何所谓的世纪婚礼的。
各朝皇帝敬酒,往后面的桌,还有李白啥的来贺诗。
“二位,新婚燕尔,李白得幸赴宴,随兴诗一首,莫嫌弃嗷!
鸾凤和鸣入画堂,玉杯交映双星灿。
愿君携手共白头,凡尘一世一双人。”
一边念着,一边借着早有些上头的酒劲写着诗。
本来没打算写的,可这桌上的酒是茅子,这就由不得他不写了。
字一展示,应景的诗不求有多好,就那字也值得满堂彩。
没想到还能收获这样的贺礼,新郎新娘也是连连道谢,干了,别用白开水了,冲这心意就得用白酒好吧!
李白坐下继续喝酒,其余人也不甘示弱。
“希孟啊!别给你官家打包吃的了,你来画个鸳鸯图做贺礼。”赵祯也站起身招呼着王希孟献礼。
于是王希孟现场画,苏轼随笔提,鸳鸯不过五六笔,景不过三四笔,灵动写意的小尺寸画卷就出了炉。
苏轼再提上句贺词。
大宋的礼也有了。
刘邦眼珠子一动,不能真就纯白嫖啊:“好!好字好画!我大汉也不能落了,司马相如来了没?让他写个上林赋出来!”
一时间,周围都笑成一团。
邦子哥饶了司马相如吧,诗画还好说,上林赋现写?那业务量怕是有点大喔。
宴席完毕后,就是再入洞房的时候了。
闹洞房,也就是这时,这个时候的习俗,别说大明了,各朝乃至现代都花样百出的。
从最开始的驱邪到丧心病狂,这就全看宾客们的亲疏和良心了。
不过嘛,在兴城这里不兴那种闹腾的,大明有品的婚礼也没有什么粗俗的操作。
堵着门不让关,俗的玩不了,这不是还有雅的嘛。
老朱,成了闹洞房的总指挥。
“新郎官新郎官,这新婚夜,小登科,登科状元郎,却扇诗没有作,那可不行喔~大家说,要不要新郎念首诗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