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家里带着孙子孙女将房间客厅的行李铺盖打好了包的李兰花忙大声应了一句。
一会儿要扒茅草顶,加上这几天要换青瓦顶,这三间正房是不能住人了。
好在院子里两边放柴火和农具的两间厢房还很宽敞,这几天可以把衣被等东西放在厢房,晚上也可以在这两间厢房打地铺将就住几晚。
“叔,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哪里还用去镇上买肉!”
老猎户刘刚的大儿子刘虎是这七人里面年纪最大的。
在他十几岁时,老猎户刘刚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这份危险的打猎手艺,特意将这个大儿子送去镇上的木匠铺学手艺。
如今,他也是村里唯二的木匠师傅,村里谁家嫁娶,或者有老人预定寿材,都是找的他。
另外一个木匠就是他已经二十二岁的儿子刘文。
儿子刘文学成了父亲的木匠手艺后,因为年轻气盛,想出去闯闯。
于是每年农闲时节,刘文就会背着做木工的家伙什,走街串巷的上门去找活干。
养大了儿子,有一个孙女儿,儿媳妇也怀了二胎的刘虎深知养活一大家子有多么不容易。
何况这慕山叔家里都是老的老,小的小,家里生活更是困难,再去花钱买肉,岂不是更加加重了别人的负担。
“是啊,叔,中午随便做些吃的就行,我们又不挑食!”
其余人也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刘虎的意见。
帮阿奶将几个房间的被子衣服都打包放进了柴房和工具房的慕云听了这些叔们的话,不禁觉得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们都可爱的紧。
不过虽然这些叔们这样说,但作为主家,别人来帮忙,招待的午饭肯定不能太差。
这个点儿去镇上时间已经有些赶了,于是慕云决定借着外出摘野菜的功夫,提着篮子到那个长了茭白的山塘一趟。
没错,她打算在这山塘里抓几条鱼回去,中午好给那些来家里帮忙的叔们加餐。
前半个月来这个山塘采茭白时,除了第二天逮了两条大黑鱼,后面的时间她也时不时看到了这山塘里还有其他的鱼。
只是当时当着阿爷阿奶和盼娣三姐妹的面,她不好泄露自己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