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将领,见状也十分无奈,毕竟他自己也躲在城楼之中。

没过多久,便有大周的士兵,通过云梯爬上了城墙。

部分守军这才组织反攻,不过随着城墙上的大周士兵越来越多,这些守军很快便陷入了溃败之势。

同时,城中的百姓,本为大周百姓,只是迫于北元铁骑的威慑,这才屈服。

这些百姓,见大周在攻城,北元铁骑又几乎都出城野战去了,于是这些百姓中的青壮,很快便组建成了一支千人的队伍,在一个威望颇高的青年带领下,拿着家里的锄头,菜刀,扁担等所有能够作为武器用的东西,杀向了西门。

面对两面夹攻的形势,那些守军根本不能抵挡,不是原地投降,便是被杀死。

有几名大周的士兵,杀进了城楼之中,将那名守将抓住,直接丢下了城墙。

然后,西门的城楼便被放下了。

李三义见状,登时大喜,便派了一支千人骑兵,从城门处冲了进去。

他带领余下四千骑兵殿后。

大周的骑兵,冲入城中之后,便大声的吼叫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事实证明,这个口号的作用确实不小,不少还在犹豫中的百姓,都迅速加入了反抗北元的大军。

一时间,城中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战火。

南城与北城两门守将,见大周兵马声势浩大,尤其是骑兵,除了北元的铁骑之外,根本没有人能够应对。

于是两门守将,直接弃城而逃,一点儿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唯有东城守将,乃是兀合台的心腹,守城兵力也最为精锐,因此还在负隅顽抗。

不过三座城门失守,他们也守不了多久。

……

与此同时,城外正在野战的双方军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之中。

双方都各有损伤,但大周的阵亡比,却是很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北元铁骑,威震天下,且捧日军中,大多都是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