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上了年纪,经历过当年那场北疆事变的老兵,掩面呜咽,生怕再闻一模一样的噩耗。
忠勇侯府。
顾荣“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失声道“战报入京了?”
声音里是小心翼翼的紧张和微不可察的恐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怎能不担忧,又怎会不担忧。
宴寻重重的颔首“入京了。”
“财神娘娘,这是随战报和阵亡将士名单一起被驿卒和传令官送入京的信。”
顾荣手指不受控制的轻颤了下。
信封之上,是谢灼的字迹。
谢灼,还活着。
还活着。
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模糊了顾荣的视线。
别过头去,捻起帕子擦拭干净泪水,抑住汹涌而至的泪意,接过了信。
这是自大雪封山后,唯一的一封信。
金銮殿。
铜壶滴漏指向巳时三刻。
乔老太师当着永昭长公主和群臣的面,缓缓打开信筒。
“北疆大捷。”
“北疆大捷。”
珠帘后,永昭长公主长长的舒了口气。
“谢小侯爷重整北境军务,率北境军斩北胡敌军八万,自损三万八千余,北胡大败,仓皇逃窜,王廷有议和之意。”
乔老太师继续道。
眉宇间,尽是与有荣焉。
大乾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胜了。
自北境军易主,北胡休养生息,每逢秋冬,肆意入境劫掠,北境军统帅态度软弱含糊,打着不宜交恶的旗号,一退再退,北疆百姓深受其害,而北境军引以为傲的锐气和锋芒也一点点泯灭,
谢灼,不愧是谢家的种儿!
这股东风,终于刮到了上京。
至此,再没有人配成为永昭长公主登基路上的绊脚石了。
百官欣喜之余,又不免愕然。
略一思索,也陆陆续续想透了这封捷报可能产生的影响。
忠勇侯府、永昭长公主的威望,无人可挡。
在百官心思各异时,乔老太师又打开了阵亡将士名册。
名册,很长很长。
长的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