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将者,最无力的是将士有死战之志,主公却率先投降。
能臣得遇良主,才能绽放其光华。
如今的董卓,明显不是良主。
“文和只管献计,若是相国不纳,亦是命也!”
李儒长叹一声,今日董卓突然雄风大震,他隐约间看到了曾经的董仲颖。
如今...
罢了。
李儒心如死灰,却又因今日董卓一番话心痛涕零。
贾诩最终还是答应了李儒的请求。
但也再三声明,只献一计,无论董卓录用与否,他都会离开长安城。
贾诩走后。
李儒收拾行囊,带上了家眷。
值得一提,李儒之妻乃是董卓之女,由此牵绊,或许才是董卓给李儒留下后路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李儒对董卓的感激。
遥想当年...他李儒也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被李傕引荐洛阳,却不得录用。
是董卓,嫁女于他。
“儒,愿为相国效死。”
李儒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城内的方向三跪九叩。
“夫君,此去何往?”
董氏掀开车帘,目光落在李儒身上。
“冀州,岳父大人命吾前往冀州,或要久待,所以命吾带上夫人同往。”
李儒至今没有子嗣,也没有纳妾。
故而他们一行也就十来人。
李儒,董氏,两个丫鬟,以及六个死士。
一路上,李儒从弘农往上党,然后进入冀州地界。
“治理并州之人是何人,不过短短两月,竟然已经有如此气象。”
李儒观上党民生,已经和南方县城相当。
虽然依旧困苦,但却已经能够保证不饿死。
冬天,扛一扛,也能过去。
他甚至还看到了一队运输木炭的车队。
走在夯实的泥土路上,运往一座座城镇乡村。
“以冀州之力,养活整个并州,这仅仅是路途消耗就是天文数字。
冀州,究竟有多强?”
李儒不是没有派遣探子前往常山。
但整个常山就仿佛一座铁桶一般。
探子只要进了常山,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连一封信都没有。
这让李儒更加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