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带着劫后余生的复杂,以及深不见底的忧虑。
仓皇退回江东的孙策,因惨败而大病一场。
他高烧不退,呓语不断,身体与意志皆陷入消沉。
期间,周瑜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手腕。
他一方面极力安抚江东人心,稳定动荡不安的局势。
另一方面,周瑜亲自拜访吴郡、会稽等地的世家大族,如顾、陆、朱、张等家。
他虽面带倦容,但言辞依旧恳切犀利,陈说利害。
“汉军若渡江南下,兵锋所向,诸位之家业田土,百年积累,岂能保全?孙讨逆虽败,然其勇略冠绝江东,乃御刘昆、保江东之唯一人选。今望诸位共助之,募兵筹粮,重整旗鼓,方可保江南无恙!”
江东大族深知唇亡齿寒之理,且周瑜态度坦诚,策略得当。
于是纷纷出人出钱出力,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在周瑜殚精竭虑、不懈努力下,竟奇迹般地为孙策再次凑齐了两万新军。
尽管装备和训练远不如前,但总算看到了重整旗鼓的希望。
与此同时,周瑜麾下那一万水军始终严密封锁着长江江面,这是他们最后的屏障和底气。
战舰巡弋,艨艟斗舰列阵,军容严整。
旗帜在江风中猎作响,显示出依旧强大的水上力量。
高顺虽取得历阳大捷,威震淮南。
但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天堑和周瑜所辖的强大水师,却也徒呼奈何。
无奈之下,高顺只得命王凌谨守历阳等江北要地,加固城防,深沟高垒。
自己率主力前去攻打寿春后方重镇合肥,配合前线的汉军主力作战。
再说,袁术在蕲县之战中惨败后,惊慌失措之际仅率领万余残部向南面的寿春狼狈逃窜。
这支败军由少数忠心耿耿的亲信将领和精锐亲卫军仓促组成,犹如丧家之犬般弃营而出。
袁术甚至连身上那套显眼的衮服都来不及更换,绣着精美龙纹的帝王袍服,在仓促混乱的逃难队伍中显得格外刺眼与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