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瘟疫与反击

“第一,郭都护,立刻以西域大都护府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向西域诸国申明,罗马之败,乃其自身之失,与我西域无干。大唐雄兵百万,坐镇于此,必保西域安宁!同时,秘密向于阗、疏勒等前沿邦国增派少量军事顾问,协助其加强边防,以示支持。”

“第二,玛丽参赞,加大对大食内部的情报收集,尤其是其各方势力对阿慕尔战功的反应,以及奥马尔下一步的战略意图。同时,暂时减少对大食的敏感物资出口,尤其是铁料和武器。”

“第三,艾琳参赞,册封伊嗣俟为‘归义波斯都督’的仪式,提前举行!要办得隆重!向所有人展示,呼罗珊已正式纳入大唐庇护之下!这是对伊嗣俟的定心丸,也是对西域诸国和大食的明确信号!”

“第四,”李意目光锐利,“以本王名义,正式照会大食奥马尔哈里发,祝贺其战胜,同时重申大唐维护西域及呼罗珊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希望大食能恪守边界,勿生事端。措辞要不卑不亢,既示好,也示强!”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旨在稳住内部,威慑外部,同时利用外交手段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李意在危机面前所展现出的冷静与果决,让郭孝恪等宿将都暗自佩服。

呼罗珊山区,“归义波斯都督府”的册封仪式,在一种悲壮而仓促的氛围中举行。

伊嗣俟脱下了一直珍藏的、象征波斯国王身份的紫金王袍,换上了大唐三品都督的绯色官服,在残破的石堡前,面向东方长安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从魏王特使手中接过了象征着权力与臣服的印绶和敕书。

小主,

看着那面代表萨珊王朝的狮子日月旗被缓缓降下,换上了大唐的龙旗和“大唐归义波斯都督府”的旗帜,许多在场的波斯旧臣和士兵都流下了眼泪。伊嗣俟本人更是眼眶通红,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波斯的国祚,至少在名义上,已经终结。他不再是万王之王,而是大唐的边疆都督。

然而,他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背靠着大唐这棵参天大树,至少暂时不必再担心被哈立德轻易碾碎。生存,成为了眼下唯一的目标。

东洲,唐城与镇远城之间的广袤丛林。

校尉韩猛率领着新组建的、由两百名唐军精锐和三百名最可靠的“东洲团结兵”组成的丛林清剿部队,深入了危机四伏的原始地带。他的妻子阿兰作为向导和联络官随行,她的存在,确实让部队避免了许多陷阱,也更容易获得一些偏远部落的有限合作。

起初,清剿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他们找到了几处叛军残部废弃的营地,并成功伏击了两支小股敌人,缴获了一些武器。韩猛严格执行刘仁轨“剿抚并用”的策略,对俘虏进行甄别,愿意归顺的,给予食物并释放,顽固抵抗的,则毫不留情地处决。

然而,他们的对手是丛林的主人。叛军联盟利用对地形的绝对熟悉,化整为零,不与唐军主力正面交锋,而是不断进行骚扰、偷袭。他们设置各种歹毒的陷阱——淬毒的竹签、伪装巧妙的套索、利用弹性树干制作的弹射矛……部队的推进速度极其缓慢,非战斗减员开始出现,士兵们的神经时刻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