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阿兰和杜环一行人,也奇迹般地沿着那条地下裂隙,从山脉的另一侧走了出来,与接应的唐军汇合。他们带出的“星纹钢”样本和详细的壁画摹本,立刻被送往唐城进行深入研究。经确认,“星纹钢”的性能远超预期,而壁画中描绘的文明,被暂时命名为“羽蛇神族”,其可能存在过的先进技术,为唐城未来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秘谷之战,唐城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最终赢得了战略性的资源和技术线索,韩猛与阿兰的经历更是成为了东洲开拓史上的一段传奇。然而,叛军联盟主力并未被完全消灭,他们退入了更深的丛林,东洲的征服与融合,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西域,龟兹。
魏王李意“称病”静养的策略,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各色人等的真实面目。行辕外,西域诸国的慰问使者络绎不绝,态度愈发恭顺;行辕内,玛丽公主布下的天罗地网,终于捕捉到了关键线索。
那名被大食暗探收买的都督府小吏,在持续的压力和玛丽公主巧妙设计的“考验”下,心理防线崩溃,供出了指使他的人——一位来自长安、背景深厚、与某些皇室远支及朝中清流官员往来密切的“王掌柜”。此人表面上是经营西域特产的大商人,实则很可能是长安某些势力安插在西域的耳目和资金渠道。商队遇袭事件,极有可能与此人脱不了干系,其目的就是打击玛丽公主的商业网络,削弱魏王的情报来源和财力。
几乎同时,皇帝李琰由“观风使”渠道传来的密旨也到了。密旨中明确告知李意,朝中流言的源头,确实指向了与太子妃王氏家族有姻亲关系的某位御史,以及几位与皇室远支过从甚密的官员。皇帝并未明言太子是否知情或参与,但暗示“树大根深,需谨慎斡旋,朕在长安,自有安排”。
线索在此交汇,指向了长安城中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对手并非单一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由失意宗室、部分清流言官、乃至可能牵扯到东宫外围势力的利益联盟。他们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扳倒魏王,更可能是想搅乱朝局,从中渔利。
李意拿着密报,在灯下沉思良久。对手隐藏在暗处,且牵扯甚广,若直接掀翻,必然引起朝堂震动,甚至可能波及太子,非国家之福。
“既然他们想看到本王‘病重’,”李意嘴角泛起一丝冷意,“那本王就‘病’给他们看,而且要看起来‘命不久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下令严密监控那位“王掌柜”及其所有联系人,但不立即抓捕。同时,他让玛丽公主通过特殊渠道,向长安散播“魏王殿下忧劳成疾,西域名医束手,恐将不起”的“噩耗”。他要引蛇出洞,看看还有哪些牛鬼蛇神会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