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中州陈不谢

一览恩仇 慕贤容众 1097 字 6个月前

陈不谢被此一问,分明面前是个陌生的路人,才只见了一面,未分好坏,什么妙音教,他也从未听过,可现在这样一句,竟让他心中无限的委屈膨胀起来,塞得他难以讲话,他道:“我……我,”然后就语至哽咽,难以为继。

到底还是孩子。

陈不谢自中州青原城白石县长到五岁,遇到地龙翻身,那时县里的百姓死伤无数,略有薄产的纷纷外逃,陈家三间宅院,塌了两间半,一应家私物事,都被埋在瓦砾碎石之下,连带被掩埋的,还有陈家的长子,突遭大变,陈不谢的父母忍悲含苦,强撑着身体收拾行囊,准备投亲靠友。

可是身旁还有三个小儿,陈不谢五岁,陈子皋八岁,陈以善十二岁,如何带着这三个小孩越过定州,前往明州泽城呢?

身上的盘费已经不够了,陈父做了一个决定。

陈不谢在家中排行老幺,据闻陈母怀他时,曾生过一场大病,是以他最受爱宠,在那场变故之前,根本没吃过一分一毫的苦头。

也许真是先天不足,他开智很晚,在其他小儿都已经能流利应答的时候,他才勉强会说话,地灾之前,陈不谢每日固定的安排,就是喝下一碗陈母亲手熬制的补汤。

地灾之后,一个无光的雨夜,他的父母把他交给了当时前来救灾舍粮的道人。

在孩子里面,陈不谢算是很听话的,他不哭不闹,也不吵嚷着要爹要娘,闲着时,只是痴痴地望着东边发呆,那几个道人收拢了白石县无家可去的孤儿,他们都是与和陈不谢一样的被父母寄托的孩子,道人带着这些孩子,走回清风观去。

于此时来回忆,陈不谢其实已经记不太清楚那时候的心情,清风观中的日子很好,有数不清的同门师兄弟,他的师兄虽然会在他练武偷懒时罚他,但也会在他挨饿时偷偷塞馒头给他,他的师弟虽然有时躲懒把活儿都推给他,但也会在他参不透道经时前来指点。

可惜陈不谢始终少了一点儿悟性,也许真是先天不足,那本入门的道经,他老是学不清楚。

清风观依山建筑,入观有千层石阶,谓之登天梯,他最爱扫阶,不是因为这活儿比挑水容易,而是因为,有很多次,很多当时无奈之下把孩子交给清风观道士的父母,在后来重立家业,就来观中认领自己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