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梦瑶站起身,走到矿洞口,望着外面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营地,
“我们如今,是大爱义军,奉天命,伐无道,解民倒悬。
我们需要的每一粒粮,每一文钱,都是为了拯救这千千万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同胞,
是为了推翻这腐朽透顶,视民如草芥的朝廷!”
“那些城中的富户豪绅,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在这天灾人祸,饿殍遍野之时,依旧锦衣玉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的财富,沾满了穷苦百姓的血泪,他们的库房,堆砌着累累白骨。
他们,难道不该为这滔天罪孽付出代价吗?
难道不该为这即将倾覆的末世,贡献一份赎罪之力吗...?”
苏梦瑶转过身,目光扫过帐内诸人,最终落在赵知节身上,
“赵主事,你熟悉城中情况,立刻草拟一份《救世劝捐书》。”
“救世...劝捐书?”
赵知节心领神会,立刻躬身,
“属下明白!
属下必定写得字字泣血,句句诛心,让那些为富不仁者,
在道义和天命面前,无地自容!”
“好!”
苏梦瑶眼中寒光一闪,继续说道,
“重点突出几点,天命所归,大义所向,
明确大爱义军乃奉天命而起,旨在推翻暴政,建立人人有食,有衣,有尊严的新世。
捐资助军,即是顺应天命,积攒功德,为自身及子孙后代谋福报。
救民水火,责无旁贷,直斥富户豪绅在寒潮,饥荒,官府盘剥中趁火打劫,囤积居奇的不义之举。
言明城外流民冻饿而死之惨状,皆因富户贪婪所致。
如今义军替天行道,收容灾民,富户理当拿出部分不义之财赎罪,
救民于水火,此乃天理人伦!
点明朝廷腐朽,皇帝昏聩,阉党横行,视富户同样如猪羊,随时可能以通匪或资敌为名抄家灭族。
唯有支持义军,推翻暴政,才能真正保住他们的家业和性命。
捐资助军,即是投资未来新朝,是明智的从龙之举!
最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亦需示之以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言明义军替天行道,对冥顽不灵,为富不仁,继续资敌者,将视为国贼同党。
待大军破城之日,定当严惩不贷,清算其盘剥民脂民膏,见死不救之罪!
而对于深明大义,慷慨解囊者,
义军将记录在册,视为义民,未来新朝必有厚报!”
赵知节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
“妙妙妙!
妙极!
主上此策,名正言顺,占据道德至高!
既解燃眉之急,又可分化城中富户,孤立朝廷!
属下这就去办,定让此书传遍京城内外!”
“还不够。”
苏梦瑶补充道,
“陈大,挑选军中口齿伶俐,身世凄苦的老兵和新兵,组成诉苦劝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