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舒州发展哪些类型的经济比较合适?”
李先平闻言,皱了皱眉,随即接着问道。
“有些县区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望城适合发展纺织业”
王卓回想起老家在直播带货时代,整个县城全是直播卖童装的。
“望城在浙省大概近10万的纺织工人,其中不乏在当地建厂的老板”
“如果当地能出台一些吸引回乡创业的政策,应该能有不少人回来”
“另外整个舒州在外的企业家也有不少,身家数十亿估计都不下十个,这群老乡应该可以出台政策,吸引他们回乡置业”
“有这么多?”
李先平疑惑的看向他。
“这是最少,舒州自古以来便是耕读传家的思想,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院士”
“而这些读书考出去的人才,几乎都留在了当地,包括申城就有徽省商会,里面舒州籍的亿万富翁就有不少”
王卓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舒州的精华其实是在外面?”
“差不多吧,全国做早餐的,大部分都是舒州人”
李先平听完了他的分析,眉头皱得更紧了。
如果在外的舒州人不愿意回乡创业,甚至因为榜样的作用,导致更多的舒州人外流,那他这个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就算雄心再大,也会是无米之炊了。
“小卓,从你创立课程表,接着又做了微信,现在团购你也做的有声有色,跟舅舅透个底”
“接下来,你觉得哪些领域会有强劲的发展?”
“额,你要问互联网,我或许还能回答,但地方经济,您觉得现在的我,能给出什么好的答案?”
王卓有些为难。
“今天就你我两人,你怎么想,就怎么说”
李先平摆了摆手,眼神带着期许。
“额,要想富,先修路”
“先把路都修好,至少在外的老乡回家,见到宽敞的道路时,说服他们的难度会小不少”
“嗯,这是个方向,还有吗?”
“课程表的今后的客服中心,我可以做主到时候放在老家,这最多只能解决上千人的工作,再多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这个可以”
“另外如果有舒州籍从事半导体以及汽车零部件之类的,这类可以招商回去,我目前觉得这两块可能是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王卓沉思片刻,又补充道。
“半导体舒州应该支撑不起来,就算有人才也很难留得住”
“所以只能在制造业这块想想办法,电商现在是很火,但电子商务只是一个渠道,最终还是需要有产品”
“如果能用税收、物流乃至贷款支持,我想一些小微生产厂家也许愿意将工厂搬到舒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