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围而不打

胡力咀嚼着草茎,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掠过眼底。

如果安南人真的存在过,又在半途消失,这背后的原因…恐怕比眼前这群垂死的倭军更值得玩味。

“团长!”

雷刚粗犷的声音打断了胡力的沉思。

“你倒是说句话啊!我们到底打不打?你说打,我老雷第一个冲进去!”

他见胡力一直没表态,有些急了,忍不住提高了嗓门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胡力一点头,他就能立刻扛着机枪杀进去。

胡力被这大嗓门吼得眉头一皱,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吐掉嘴里的草茎,坐起身来,眼神带着几分嫌弃地看向雷刚。

“打打打!就知道打!你脑子里除了突突突,还能装点别的吗?莽夫!”

雷刚被噎得老脸一红,梗着脖子想反驳,但看到胡力那锐利的眼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敢顶撞,只是不服气地嘟囔了一句。

“那…那也不能干看着啊…”

胡力没再理会雷刚的小情绪,他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队员们,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都别争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掌控力,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声。

“强攻谷口?那是拿兄弟们的命去填无底洞!倭军再虚弱,临死前拉几个垫背的力气还是有的。”

“那地形,就是绞肉机!”

说着,他指向山谷方向,语气冰冷。

“围困?更没必要!你们听听那动静,看看那冲天而起的怨气和死气!还用我们动手吗?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折腾死!”

“饥饿、疾病、恐慌、绝望…这些才是最致命的武器!不出十天半月,里面还能喘气的,估计剩不下几个了!”

队员们顺着胡力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想想他们之前看到的惨状,众人不由得沉默下来,心里对胡力的判断多了几分认同。

确实,让敌人自生自灭,似乎是最省力也最安全的选择。

“所以,鬼子死定了?”

刘锋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轻松。

“必须滴,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胡力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鹰。

“现在,最让我在意的,不是谷里这群必死的倭寇!”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

“而是那些安南仆从军!他们去哪了?!”

“安南人?”

雷刚、王建国等人一愣,显然没太跟上胡力的思路。

苏梅和周卫国的眼神却同时亮了起来,若有所思。

“对,安南人!”

胡力站起身,走到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用匕首在地上简单画了个示意图,代表他们追踪的路线和山谷位置。

“从我们追踪的痕迹来看...”

胡力用刀尖点着路线沿途。

“那些布置精巧、带着浓厚安南特色的陷阱,绝对不是仓惶逃命的倭军能弄出来的!”

“尤其是进入这片区域后,陷阱出现的频率和密度都增加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倭军溃兵中,绝对有相当数量的安南仆从军或者向导!”

“是他们,用这些陷阱提供食物、拖延追兵,保护倭军主力逃进了这个山谷里!”

说到这里,他用刀尖重重地点在代表山谷的位置。

“可是!我们到了这里,山谷里却只有鬼子!一个安南人的踪迹都没有!”

胡力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强烈的疑问。

“那些安南人呢?他们不可能凭空消失!是在路上就分道扬镳了?”

“还是被倭军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或者…咳咳...他们根本就没进这个山谷,而是潜伏在别处,伺机而动?”

胡力的分析抽丝剥茧,将众人忽略的关键点清晰地摆在了面前。

雷刚等人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然和凝重的神色。

是啊,那些难缠的安南兵仆从军,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

苏梅眼里精光闪烁,她向前一步,接着胡力的话说道。

“团长分析得非常透彻。安南人的消失,确实比谷里那群垂死的倭军更值得警惕。”

“有几种可能,第一,如团长所说,在进入山谷前,双方因为利益(比如仅存的食物、药品分配不均)或者信任破裂而分道扬镳。”

“安南人熟悉山林,很可能自己找地方藏匿起来了。”

“第二,倭军为了节省本就极度匮乏的资源,或者出于某种猜忌,在进入山谷这个相对安全的据点后,清除了安南人这个‘累赘’或‘隐患’。”

“第三,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可能——安南人根本没走远!他们或许知道这个山谷,或许在别处建立了观察点,甚至可能在等待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贸然进攻山谷,或者放松警惕,很可能被他们从背后捅刀子!”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考虑周全,不仅点明了安南人消失的可能原因,更敏锐地指出了潜在的巨大威胁——来自暗处的安南人。

胡力看着苏梅,眼里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赞赏之色。

这个年轻的队员,不仅枪法精准、胆识过人,更难得的是她拥有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和缜密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