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8点15分,花生顿,白房子椭圆形办公室。
杰克坐在那张着名的“坚毅桌”后,脸色铁青。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最上面一份正是今天刚空运到的《九州日报》约文版,那头版头条的标题像一根根钢针,扎得他眼睛生疼。
办公桌对面,站着他的新闻秘书皮埃尔·塞林格、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以及中情局长麦科恩。
三人的脸色同样难看,办公室里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谁能告诉我!”
杰克猛地将手里的报纸拍在桌子上,声音因为压抑着怒火而有些颤抖。
小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九州日报》!连远在东亚的报纸都知道了戈尔兹的细节?!”
“他们还拿到了‘可靠信息源’?嗯?!”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人,最后定格在麦科恩身上。
“麦科恩,你之前向我保证,消息已经完全封锁,知情范围控制在最小!”
麦科恩适时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艰难地开口道。
“先生,我们…我们确实采取了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所有直接参与救援和调查的官兵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至于《九州日报》的消息来源…我们正在全力追查,但目前…还没有头绪。”
说到这,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不排除是当时在场的某个平民,或者…内部出现了泄密?”
“泄密?”
杰克冷笑一声,拿起另外几份打印出来的文件,这些是从“华夏网”上截取下来的那些“震惊体”帖子的内容。
顺便提一嘴,“华夏网”已经在杰克接任前就开始在米酱普及,没办法,这是大势所趋。
“那这些呢?!这些该死的、像是地狱小报编造出来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网络上?!”
“‘临界态蘑扳机’?‘人口清除协议’?还配图?!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干什么吃的?能不能追踪到发布者?”
皮埃尔·塞林格上前一步,脸色苍白地回答道。
“先生,我们尝试了,但这些帖子发布源经过了极其复杂的加密和跳转。”
“初步分析,技术手段非常高超,远超我们目前对网络技术的认知,短时间内…很难定位到具体发布者。”
“而且,这些内容虽然荒诞,但结合《九州日报》的报道,正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快速传播,已经引起了部分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安。”
安全顾问邦迪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地插话道。
“先生,现在的关键不是追查来源,而是如何应对。”
“《九州日报》的报道在国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多个盟国的大使馆已经发来非正式询问,表示了关注。”
“沙联的沓司社更是借机大肆抨击我们的‘不负责任’,说我们...‘把握不住’,劝我们...‘还是放弃蘑菇算了’...”
说着,他拿起一份简报。
“更麻烦的是国内,几家小报跟风报道后,已经开始有民间组织,特别是反蘑团体和公民自由联盟,在哥谭和花生顿组织抗议活动,要求我们‘说出真相’。”
说到这,邦迪深吸一口气。
“一些反对义员也在酝酿,准备在果会提出质询,这件事…已经不可能像之前计划的那样,悄无声息地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