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氏二抠

第84章 王氏二抠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这一首元人张小山作的小令《人月圆吴门怀古》,说得是苏州风物,太湖洞庭之美。

苏州府风物雄丽为东南冠,又且文教昌盛,书院林立。

其中有个紫阳书院,位于姑苏城内北宋范文正公所创立的苏州府学旧址。

元末张士诚乱时,废为僧舍,太祖立国之后,书院为世家大族袁氏所有,恢复了一些旧制,开办私学。

万历朝初年江陵张相公当国,毁天下书院,禁止讲学,紫阳书院再次废弃。

如今,苏州申相公当国,政令松弛,紫阳书院便再次办学,规模很小,只为造福桑梓。

首辅苏州申相公和次辅太仓王相公的同年袁大业退职还乡优游林下,袁氏族长便命他出任山长。

袁山长学问虽好,人却懒散,一旬一点卯已是勉为其难,书院诸般事务,皆由几个院长做主。

紫阳书院沿袭宋代三舍制,按学问程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次辅太仓王相公的堂侄,兰溪县微末小官王三老爷的儿子王恒,因在家乡无人教导读书,听从伯父王相公的安排入书院听讲,一边等候国子监荫生的名额。

他初入紫阳书院,被编入外舍学习。八月末护送王恒前来报名的两名家仆,因书院中无事,已经打发他们回太仓王衙前。

紫阳书院招收的学生以高门大户为主,行事颇有奢靡之风,袁公崇尚质朴,凡事倡议亲力亲为,自己不带仆役住进书院,鼓励学生也不带伴当,书院中亦配备斋夫、杂役供学子使唤,故而王才空闲了下来。

助教李秀才,是追随袁山长的弟子,他家境贫寒,办了个蒙学班补贴家用,收了几个附近的小孩子启蒙,并不算书院的学生,只是借书院的地方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