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苏轼畅谈至夜深,直到雨势渐歇,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临走前,杜甫对姜小勺深深一揖,感谢他这一饭之恩与容身之所。苏轼更是拍着胸脯对杜甫道:“子美兄,日后若有闲暇,常来此处!你我再把酒论诗!”
送走二位文豪,姜小勺看着得到的奖励,心中沉甸甸的。诗圣的困顿与博大胸怀,让他对“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
现代线这边,林薇的试探并未停止。她开始更加留意时味居打烊后的动静。这天深夜,她借口白天有东西落在店里(一个精心准备的借口),绕到时味居后巷,想看看能否发现什么。
然而,她刚靠近,就听到后院隐约传来一阵慷慨激昂的吟诵声,似乎是……古文?还夹杂着另一个略显沉郁的声音在应和。她心中一动,悄悄贴近院墙,凝神细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个豪迈的声音吟诵着,是李白的《将进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另一个更加沉郁顿挫的声音接上,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林薇惊呆了。这深更半夜,时味居的后院里,怎么会有人用如此投入的感情吟诵李杜的诗篇?而且这声音……似乎就是她之前见过的“苏先生”和另一位没见过的、声音沉郁的先生?
她正想听得更仔细些,忽然,后院的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推开,姜小勺提着垃圾袋走了出来,正好与贴在墙边的林薇打了个照面。
两人都愣住了。
“林……林记者?”姜小勺心里咯噔一下,强作镇定,“你这么晚……在这里做什么?”
林薇反应极快,立刻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啊,姜老板,吓我一跳。我……我晚上散步,路过这里,好像听到有人在念诗?声音真好听,是……是收音机吗?”她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姜小勺头皮发麻,干笑道:“是……是啊,我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