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峨眉潜修

峨眉山下的外门弟子院比俗家弟子院规整了许多,青石板铺就的院落干干净净,十几间木屋整齐排列,墙角种着几株翠竹,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倒有几分清雅之意。

赵康的新住处是一间单人木屋,虽然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甚至还摆着一盆小小的兰花。这是刘能特意安排的,毕竟他是“贵客”——赵家每年给峨眉的供奉,足够养活半个外门弟子院,派头自然不能差。

“赵师弟,以后有啥需要尽管开口,别客气。”送他过来的刘能脸上堆着笑,态度比在练武场时殷勤了不少。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位赵师弟不仅家里有钱,自身还藏着功夫,说不定将来真能成气候,提前打好关系准没错。

“多谢刘师兄。”赵康客气地应着,送走刘能后,便关上了门。

他走到桌边坐下,看着那盆兰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上一世在济州岛,他身边围绕的不是刀枪就是战船,哪里有这般清净?或许,这样的日子也不错。

他伸了个懒腰,开始整理这具身体的记忆。

赵家确实是峨眉山下的富户,做的是茶叶和丝绸生意,靠着峨眉派的庇护,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在当地颇有势力。赵康是独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却也不指望他能在武学上有什么建树,送他来峨眉,一是为了结交人脉,二是为了让他学点功夫防身,将来好继承家业。

“倒是省心。”赵康暗道。这样的身份,最适合他“苟住”——既不会因为太显眼被卷入纷争,又能名正言顺地留在峨眉,接触功法,打好基础。

他盘膝坐下,再次内视丹田。纳虚葫安静地悬浮在气海中央,里面的灵液比刚穿越时又精纯了几分,正缓缓释放出丝丝缕缕的能量,渗透到四肢百骸。这具身体虽然年少,却被父母养得不错,底子还算厚实,只是经脉里有些许杂质,想必是平日里锦衣玉食留下的。

“正好,慢慢净化。”赵康并不着急。上一世他靠着吸星大法和纳虚葫强行提升功力,虽然进展神速,却也留下了不少隐患,若非最后借着先天劫火淬炼,恐怕早就出了问题。这一世,他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外门弟子院的钟声就响了。赵康跟着其他弟子来到练武场,只见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女弟子已经站在场上,她是负责教导外门弟子的静玄师太,据说已是二流高手,一手峨眉剑法颇为精湛。

“今日练扎马,一个时辰。”静玄师太的声音清冷,不带丝毫感情。

弟子们不敢怠慢,纷纷摆开架势,扎起了马步。赵康也跟着照做,他故意将姿势放得标准却不突出,力道也控制在恰好能达到锻炼效果的程度,看起来和其他弟子没什么两样。

扎马看似简单,实则最能磨练根基。一炷香后,就有弟子开始摇晃,额头冒汗;半个时辰后,已有几人支撑不住,瘫倒在地,被静玄师太冷冷地罚去抄经。

赵康却气定神闲。他运转起最粗浅的《峨眉心法》——这是外门弟子都能学到的入门内功,虽然简陋,却胜在中正平和。他故意放慢了真气运转的速度,让其随着呼吸节奏缓缓流淌,每一次循环,都能感觉到丹田的纳虚葫轻轻震动,将经脉中被真气冲刷出来的杂质吸附进去,转化为一缕微不可察的灵液。

一个时辰下来,其他弟子早已累得瘫倒在地,气喘吁吁,赵康却只是微微出汗,气息平稳,仿佛只是散了个步。

静玄师太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并未多言,只是宣布接下来教授“峨眉拳”的基础招式。

峨眉拳以灵巧着称,讲究“借力打力,以柔克刚”,招式看似轻柔,实则暗藏刚劲。赵康学得很认真,一招一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比静玄师太示范的还要标准几分——毕竟他见识过的武功太多了,对招式的理解早已炉火纯青。

但他依旧保持着“初学者”的节奏,偶尔还会“故意”做错几个动作,引来静玄师太几句训斥,这样才显得真实。

“赵师弟,你这悟性可以啊!”休息时,旁边一个高个弟子凑过来说道,他叫林平,是个药商的儿子,性格开朗,“我学这‘穿云手’学了三天都没学会,你看一遍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