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乱世烽烟

峨眉的晨雾尚未散尽,赵康已在竹林深处站定。

他双目微闭,双手自然垂在身侧,呼吸悠长而平稳。随着每一次吸气,天地间的微光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丝丝缕缕地汇入他的口鼻;呼气时,又有淡淡的浊气从周身毛孔溢出,在晨光中凝成细微的白汽。

这是他吸纳朝阳紫气的第三个月。

如今的他,早已不需要刻意结印引导。阴阳二气在丹田内流转不息,纳虚葫如核心枢纽,自发地牵引着天地间的紫气,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每一次吞吐,都像是天地在与他呼吸相应,那种吞天噬地般的畅快感,让他隐约体会到上古练气士“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境。

“呼……”

一口浊气吐出,赵康缓缓睁开眼。眸中灵光一闪而逝,周身的雾气仿佛被无形的屏障推开,露出他越发清俊的面容。

这具身体的变化,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皮肤白皙通透,仿佛上好的羊脂玉,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莹润光泽;原本略显单薄的身形,如今却透着一种凝练的力量感,看似清瘦,实则每一寸肌肉都蕴含着爆炸性的潜能;甚至连头发和眉毛,都比以往更加乌黑亮泽,带着勃勃生机。

“道家功夫养身,果然名不虚传。”赵康伸出手,看着指尖流转的淡淡紫气,心中感慨。

他想起岳不群。那位华山掌门年近六十,却能保有二三十岁的容貌,靠的便是紫霞神功的滋养。而他如今有阴阳二气为基,朝阳紫气为补,纳虚葫调和,养身效果远超紫霞神功,身体的“剔透”之感,怕是岳不群也望尘莫及。

这种“剔透”并非指身体变得透明,而是一种内在的纯净与协调。经脉畅通无阻,真气流转自如,五感敏锐到能捕捉风中落叶的轨迹,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周围生物的气息流动——这是身体与天地达到高度契合的征兆。

他试着抬手,指尖凝聚起一缕真气。不再是单纯的阳气或阴气,而是阴阳交融的混沌之气,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沛然伟力。轻轻一弹,真气化作一道细不可察的气丝,瞬间射向三丈外的竹竿。

“嗤!”

气丝没入竹竿,无声无息。片刻后,那根碗口粗的竹竿竟从内部断裂,切口光滑如镜,仿佛被无形的利刃切割过一般。

“剑丝已成,更胜往昔。”赵康满意地点点头。

上一世他练剑成丝,靠的是葵花真气的极致爆发,虽快却耗损巨大;如今以阴阳二气催动,气丝更凝练,操控更精微,消耗却不足往日的三成。这意味着,他即便不用剑,单凭指上功夫,也足以应对绝大多数高手。

至于一阳指,更是被他练出了新的境界。

少阳真气与他的阳气本就同源,在朝阳紫气的温养下,越发精纯。如今他不仅能一指洞穿坚石,更能将少阳真气注入他人体内,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前几日静玄师太练剑时不慎扭伤了手腕,他只是轻轻一点,便让她疼痛立止,连静玄师太都啧啧称奇,追问他是何时练就的这手绝活。

“一阳指既能伤人,亦能救人,段家能以此立足,果然有其道理。”赵康心中暗道。

他如今的状态,说是“深不可测”也不为过。只是他性子淡然,加上刻意收敛气息,除了偶尔指点他剑法的静玄师太,竟无人察觉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俗家弟子,已是江湖中少有人能及的高手。

这日午后,赵康正在藏经阁翻阅关于轻功的典籍,希望能找到一部适合长途赶路的法门。

葵花宝典的身法固然精妙,爆发性极强,能在瞬间完成匪夷所思的腾挪,但正如他所想,不适合长途奔袭。每次全力施展后,都需要一段时间调息,否则会损耗元气——这是葵花真气“至刚至烈”的本质决定的,即便有阴阳二气调和,也难以完全避免。

“若是有凌波微步就好了……”赵康忍不住在心里念叨。

凌波微步出自逍遥派,以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基础,步罡踏斗,变幻莫测。最神妙的是,它不仅是轻功,更是一门动功,行走之间便能滋养经脉,增长功力,长途赶路时既能保持高速,又能精进修为,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法门。

只是,逍遥派早已销声匿迹,凌波微步的秘籍更是不知所踪,想得到它,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