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赵康合上书,有些无奈。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找其他的轻功心法了。
就在这时,藏经阁的老道人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卷发黄的帛书,扔到他面前:“小子,整天唉声叹气的,看你对步法挺上心,这个拿去看看,或许有用。”
赵康愣了一下,拿起帛书。帛书上没有书名,只画着一些奇异的步法图谱,旁边标注着一些晦涩的注解,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阵法。
“道长,这是……”
“前几年在清理旧物时找到的,不知是哪代祖师留下的,看着像是步法,又像是阵法,你要是看得懂,就拿去琢磨琢磨。”老道人捋着胡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看不懂就还回来,别给我弄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道长!”赵康连忙道谢。不管这帛书是不是凌波微步,能被老道人特意拿出的,定然不简单。
他抱着帛书回到住处,仔细研究起来。图谱上的步法极为复杂,时而左旋右转,时而踏前退后,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符合某种天地至理。注解更是古怪,全是些“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之类的卦象术语,看得他头昏脑涨。
“这难道是……某种结合了易经八卦的步法?”赵康忽然想起凌波微步的原理,心中一动。
他试着按照图谱上的步法走了几步,只觉得脚下虚浮,身体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可就在他调整呼吸,运转阴阳二气稳住身形的刹那,忽然感觉到周围的天地灵气似乎随着他的脚步流动起来,形成一股微弱的气场,托着他的身体,让他有种轻飘飘的感觉。
“有门!”赵康精神一振。
他耐着性子,一边对照帛书注解,一边翻看从藏经阁借来的《易经》,逐字逐句地揣摩。步法与卦象对应,气息与天地呼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当他再次踏出一步时,身形竟微微一晃,瞬间出现在丈许之外,落地无声,仿佛只是一阵风拂过。
“成了!”赵康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这步法虽然不如记忆中凌波微步那般神妙,却也远超普通轻功。它不仅速度快,更能借助天地灵气卸力,长途奔袭时消耗极小,而且行走之间,真气会随着步法运转,缓缓增长——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
“或许,这就是峨眉传承中,与凌波微步同源的步法?”赵康猜测。郭襄祖师曾遍历天下,说不定机缘巧合下得到过逍遥派的传承,只是后来渐渐遗失,只剩下这残缺的图谱。
他将这步法命名为“踏罡步”,日夜勤练。几日下来,已能熟练掌握,不仅速度越来越快,对真气的滋养效果也越发明显,与他吸纳朝阳紫气、修炼一阳指相辅相成,让他的功力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提升。
这日,赵康正在竹林中练习“踏罡步”,忽然看到几个外门弟子神色慌张地跑过,嘴里还念叨着“山下又打仗了”“蒙古兵杀过来了”之类的话。
他心中一沉,连忙拦住一个弟子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弟子见是他,急声道:“赵师兄,听说蒙古兵在嘉定屠城了,好多百姓往峨眉这边逃,师父们已经带着弟子下山接应了!”
赵康眉头紧锁。嘉定离峨眉不远,蒙古兵屠城的消息传来,意味着乱世的烽火,已经烧到了这方清净之地。
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往山下走去。
“赵师兄,你去哪?”有弟子喊道。
“下山看看。”赵康的声音远远传来,身形已化作一道残影,消失在山路尽头。
他如今的“踏罡步”已练至小成,下山的速度极快,不过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峨眉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