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扬帆向南

而此时,南海传来捷报:海军顺利拿下安南,斩杀反抗的贵族三十余人,其余皆降;当地百姓见秦军秋毫无犯,还分发粮食,纷纷箪食壶浆以迎。林啸已按赵康的命令,在安南设立“南海郡”,开始推行耕战律,第一批新米预计下月便可运抵江南。

消息传到南京,士族们再次上表,劝赵康称帝。赵康却将奏折压了下来。

“时机未到。”他对周芷若道,“北边的王保保还在,元廷虽弱,却未亡国,此时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周芷若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腹中胎儿的胎动:“那便等北伐成功,一统天下再称帝。”

“好。”赵康笑着点头,“到时候,让我们的孩子做太子,跟着学怎么治理这万里江山。”

窗外,“秦”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海军的战船在南海游弋,将一箱箱香料、稻米运回江南;陆军的骑兵营在滁州操练,具装甲骑的铁蹄踏碎了江北的宁静;法卫们清查寺庙的余波未平,却让更多土地回到了百姓手中;峨眉书院的读书声朗朗,连带着“秦王”的威望也日益高涨。

赵康知道,他的路还很长。北边的铁骑、海上的风浪、潜藏的暗流,都在等着他。但他不再像初入四川时那般茫然——他有稳固的后方,有精锐的军队,有贤内助相伴,有未出世的继承人,更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耕战体系。

江南的稻田里,新一季的稻子正在抽穗;南海的港口中,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南京的工坊内,火炮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新兴势力的崛起。

至于江湖纷争、佛门财富、士族摇摆,不过是大一统路上的点缀。他要的,从来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江山稳固,百姓安康。

夜深时,赵康站在书房,看着墙上的舆图。江南已被红色覆盖,安南被圈上了“南海郡”的标记,长江北岸的元兵营地则用黑色标注。他拿起朱笔,在安南与江南之间画了一条线——那是海军的航道。

“等安南的粮食运到,便开始筹备北伐。”他轻声自语,指尖划过北岸的开封,“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该算总账了。”

书房外,周芷若的睡梦中带着浅笑,腹中的小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的雄心,轻轻踢了一下。赵康走过去,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

扬帆向南,是为了积蓄力量;称王建基,是为了凝聚人心。而最终的目标,始终在北方,在那片被元兵占据的中原故土。

只要根基稳固,何愁大业不成?

南海的风,正顺着航道吹来,带着稻米的清香,也带着属于秦王赵康的,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