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红颜伴侧

离开光明顶的那日,秦岭的雾格外浓。赵康的马队行至半山腰时,杨不悔与小昭并肩立在道旁,薄雾沾湿了她们的发鬓,像蒙着一层细纱。

“秦王,属下愿随您南下。”杨不悔捧着一本明教名册,指尖微微颤抖,“这些是散落各地的教众名录,或许对北伐有用。”她身后的小昭低着头,手里拎着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是几件换洗衣物和她擅长的绣花针——那是她在光明顶负责文书时练就的本事,能在布帛上绣出细密的地图。

赵康勒住马,看着眼前的两个女子。杨不悔眉宇间有杨逍的锐利,却多了几分通透;小昭则像江南的春水,温顺柔和,眼底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坚韧。他知道,这不仅是两个女子的追随,更是明教残余势力的表态——以联姻之名,行归顺之实。

“上来吧。”赵康侧身,对她们伸出手。

杨不悔犹豫片刻,握住了他的手,借力翻上马鞍,坐在他身后;小昭则被法卫扶上另一匹备用马,始终低着头,耳尖却微微泛红。

马队继续南下,雾气中传来车轮碾过石子的轻响——那是装载《乾坤大挪移》残页的箱子,赵康最终还是没让杨不悔烧掉,而是收了起来,或许哪天能从那霸道的功法里,悟出克制西域武学的法子。

“秦王打算何时北伐?”杨不悔的气息拂过赵康的耳畔,带着淡淡的药草香——那是她给韦一笑熬药时染上的味道。

“下月初一。”赵康目视前方,“粮草已备足,海军舰队会沿运河北上,封锁大都的水路;陆军分三路,东路取通州,西路攻居庸关,中路直扑大都,三路合围,让扩廓帖木儿插翅难飞。”

小昭忽然轻声道:“属下在光明顶的密道里见过一幅旧图,画的是大都周边的地下水道,或许能派上用场。”

赵康回头看了她一眼。这姑娘看似不起眼,却总能留意到旁人忽略的细节。“很好,到了南京,画出来给我。”

小昭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

行至开封时,耶律楚材已在城门外等候,身后跟着崔老爷子等士绅。“秦王,漠北传来消息,元顺帝在和林集结了两万骑兵,想南下接应扩廓帖木儿。”他递上密报,“另外,山东的白莲教起义军派人来降,说愿助秦王北伐,只求保留教众编制。”

赵康接过密报,眉头微蹙。白莲教与明教同源,都以“反元”为号召,只是行事更诡秘,麾下也多是乌合之众。“告诉他们,编制可以保留,但必须接受军法约束,头目需到南京受训,否则一律按叛军论处。”

“属下明白。”耶律楚材又道,“南京送来的家书,周夫人说安儿已会喊‘爹爹’了。”

赵康心中一暖,勒马加快了速度。离开南京三月,他确实想念周芷若和那个还没见过几面的孩子了。

抵达南京时,已是深夜。府邸的灯还亮着,周芷若披着外衣坐在灯下,案上放着未写完的书信。听到马蹄声,她起身迎了出来,看到赵康身后的杨不悔与小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依旧笑着道:“回来了就好,我让厨房温了汤。”

赵康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微凉:“辛苦你了。”

“这位是杨姑娘,这位是小昭姑娘吧?”周芷若转向两人,语气温和,“一路劳顿,我已让人备好客房,先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