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皇宫的武库深处,两柄神兵正静静躺在锦盒中。倚天剑的锋刃如秋水,屠龙刀的刀身似玄铁,历经战火洗礼,依旧散发着慑人的寒气。赵康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倚天剑,剑身在灯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束缚。
“陛下,这两柄神兵里的秘籍,都已取出来了。”张匠头躬身禀报,他手里捧着两个紫檀木盒,“倚天剑里是《九阴真经》全本,连总纲都在;屠龙刀里是《武穆遗书》,兵法布阵极为精妙。”
赵康打开木盒,《九阴真经》的绢纸泛着陈旧的黄色,上面的字迹古朴苍劲,从“易筋锻骨篇”到“九阴神爪”,再到最后的总纲,果然比周芷若那本残篇完整得多。而《武穆遗书》里的兵法,与他推行的步骑协同战术竟有几分相通,只是更注重奇兵与阵法。
“好东西。”赵康合上木盒,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秘籍抄录副本,正本存入皇家秘库。至于这两柄神兵……”他看向张匠头,“能重铸吗?”
张匠头一愣,随即点头:“能!倚天剑的材质是玄铁混合精钢,屠龙刀里掺了天外陨铁,熔化后重新锻造,威力只会更强。只是……陛下想铸造成什么模样?”
“倚天剑改造成长剑,剑身刻‘镇国’二字;屠龙刀改造成战刀,刀背铸龙纹。”赵康道,“刀柄都用和田玉镶嵌,既要有皇家气度,也要适合实战。”
“臣遵旨!”张匠头捧着神兵退下,心中却暗自咋舌——这可是江湖人梦寐以求的倚天屠龙,陛下竟说重铸就重铸,果然是帝王气魄。
武库外的长廊上,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赵敏披着一件月白披风,手里拿着一卷兵书,见到赵康便笑道:“陛下又在摆弄你的宝贝兵器?”
“你来的正好。”赵康招手让她过来,“《武穆遗书》里有几套骑兵阵法,你懂蒙古骑兵的战法,帮朕看看如何破解。”
赵敏接过兵书,指尖划过“拐子马破法”的条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岳武穆果然厉害,这阵法专克骑兵冲锋,若是早几百年,蒙古铁骑未必能入主中原。”她提笔在旁边批注,“不过这法子太依赖步兵配合,若是配上咱们的火炮,威力能增一倍。”
赵康看着她专注的侧脸,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发上,竟有几分柔和。这蒙古郡主归顺后,褪去了当年的狡黠,多了几分沉稳,尤其是在军务上,时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陛下,皇后娘娘说,晚膳在暖阁备好了,还请您过去。”内侍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暖阁里暖意融融,周芷若、杨不悔、小昭、黛绮丝正围坐在桌旁。黛绮丝穿着波斯风格的红裙,裙摆上绣着金线花纹,与小昭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自从海军从灵蛇岛将她与谢逊接回后,她便认了小昭,母女俩都留在了后宫,黛绮丝凭着一身诡异的身法,偶尔还会帮法卫传递些密信。
“夫君今日怎么回来晚了?”周芷若给赵康盛了一碗汤,汤里飘着当归与枸杞,是温补的药膳。
“在武库看倚天屠龙呢,打算重铸了。”赵康喝了口汤,暖意顺着喉咙滑下,“以后这两柄神兵,就当皇家仪仗用,也算给倚天屠龙的传说画个句号。”
杨不悔闻言,放下筷子道:“说起兵器,陛下前些天教我的‘降龙十八掌’,我总觉得力道发不出来,是不是内力不够?”
“不是内力的问题,是心法不对。”赵康放下汤碗,“降龙十八掌讲究‘刚猛无俦,气贯长虹’,你练的明教心法偏阴柔,得用九阳神功调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