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朱棣闷声应了一句,压根不愿与蓝玉多言。
蓝玉也不在意,只是轻敲三下书桌道:“那就请殿下三日后准时抵达丰台镇守,望殿下保丰台太平,告辞!”
说罢,蓝玉一甩猩红披风,意气风发地走出燕王府书房。
房门刚合上,朱棣便急对何秋道:“何先生,你糊涂啊,怎能答应蓝玉这等无理要求?丰台已是顺天府后方,北元骑兵根本打不到那里!
若本王镇守丰台,外人看来便是未战先怯,躲到安全地带避难,届时本王还如何在顺天府立足!”
姚广孝亦合掌道:“阿弥陀佛,何施主,贫僧也觉此次确实草率,燕王殿下的确不宜镇守丰台!”
第61章 蓝玉的请帖
朱棣的心思,何秋自然明白。
若在平时,何秋也不会建议朱棣去守丰台。
但此番不同。
何秋虽是探险家,闲暇时也常读史书陶冶性情。
大明立国之初,与北元征战无数。
北元在大明铁骑与众多名将威慑下,向来处于守势。
唯有此次,北元骑兵主动出击。
表面看,这是 ** 急后的正面强攻。
但实际上,正面战场的太尉乃儿不花只是虚招。
真正的杀招,是北元丞相咬朱率领的一支机动铁骑。
这支骑兵翻山越岭,悄无声息地绕到了丰台城下。
无人能料,咬朱竟率军突袭丰台城,屠戮近三成百姓,劫走大批粮草物资,并在蓝玉与冯胜回援前全身而退。
这意味着一直被视为安稳之地的丰台,已成兵家必争之处。
这也正是何秋极力劝说朱棣镇守丰台的原因。
若能在此击败北元丞相咬朱所率的奇兵,必将极大提升朱棣的威望。
不过其中缘由解释起来太过复杂,
且易暴露何秋知晓未来的秘密。
如何说服朱棣成了难题。
沉吟片刻,何秋向朱棣行礼道:"殿下,我略通阴阳术数,方才推算得知顺天府乃大吉之地,唯丰台方位显凶兆。若殿下镇守丰台,必有所获!"
"阴阳术数?"
朱棣转头看向姚广孝:"和尚,你不也研习过此道?能否推算出吉凶方位?"
"阿弥陀佛!"
姚广孝合十回礼:"殿下,阴阳术数非同占卜之术,贫僧修为远不及何先生,实在无力推算。"
何秋闻言略显尴尬。
他原本只想借用这个玄妙的说法,却未料及阴阳术数与占卜之别。
但他仍坚持道:"殿下不必纠结推算之法。若信得过我,就请速调亲卫前往丰台。"
朱棣面露难色:"先生,我自然信你。但若丰台真是凶险之地,本王这些亲卫恐怕难以应对。"
这确是实情。
朱棣就藩时配备的亲卫虽经选拔,实则皆他人挑选之余,战斗力至多以一敌三,与北元骑兵相比优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