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蓝玉心中虽有几分急切,但面上丝毫不能表露,否则如何体现与民同乐?

朱元璋带着朱高炽在看台上兴致勃勃地观看,爷孙二人谈笑风生,倒让一旁值守的士兵们颇为辛苦。

这场那达慕大会精彩不断,蒙古人渴望在朱元璋面前展现勇武,而奉旨参赛的大明精锐士兵同样不甘示弱。

既然参赛,他们自然都希望成为最终的赢家。

尤其他们此刻代表的是大明军士,某种程度上也关乎朱元璋这位天子的颜面。

正因如此,双方都动了真格。射箭与赛马还算平和,摔跤场面则尤为激烈。

几乎所有参赛者都挂了彩,若不是朱元璋在场坐镇,恐怕早已演变成一场生死搏斗。

围观的蒙古部众和部分汉民却毫不在意,反而高声喝彩,只觉得这场大会格外刺激。

那达慕大会持续了三日,朱元璋也驻足了三天。大会落幕时,何秋向朱元璋提出建议。

“臣恳请陛下提拔一批获胜的蒙古人,任命为军中百户或直接担任陛下亲卫,此乃匈奴与 ** 人的惯用策略。”

匈奴与 ** 人确有此类传统,常从周边小部落选拔勇士,征召至本部,此后便成为本部成员。

若不如此,单凭他们本部人口,如何统治辽阔草原?

况且能在此类大会上脱颖而出的蒙古人,要么体魄强健,要么身怀绝技。

即便不能成为将帅之才,作为护卫或冲锋陷阵的士兵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大明物资丰沛,一旦他们脱离蒙古部族,用不了多久便会融入大明体系,甚至可能比普通汉人更加忠诚。

因为他们所能依靠的,唯有大明天子。

朱元璋斟酌后,认为此事颇为划算,还能以温和方式悄然吸纳蒙古精英。

临行前,他特意召见留驻大宁的蒙古贵族,宣布了这一决定。

并将选拔蒙古勇士的措施定为国策,今后每年施行,这些人将担任大明中低层军官。

蒙古贵族们未能察觉大明的深层用意,反而十分欣喜。因为一旦这些勇士前往大明,即便出于情面,大明也会对勇士出身的部族多加优待。

辞别大宁众人后,朱元璋率领随行队伍继续北行。

他特命蓝玉沿着当年出塞清剿北元残余的路线,一路向捕鱼儿海进发。

途中经过辽河一带,此处正是当年纳哈出投降之地。

如今这片辽阔草原上安置着朵颜三卫,其士兵皆在大宁,隶属于大明军事体系,而他们的部众则在这片水草丰美之地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