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陕西粮食也不充裕,地方相对贫困,但毕竟已是大明本土,供应十万人的粮草还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思考了一会儿,用商量的口吻对蓝玉说道:
“那朕轻装简行,带百人左右的队伍去一趟北海,大军暂时留在龙城,这样可行吗?”
蓝玉干脆不说话了,这么大的事,他哪敢答应?
何秋在一旁似乎想劝朱元璋,可被朱元璋一瞪,又缩回头去,不再言语。
见蓝玉不回应,朱元璋索性用上了激将法:
“难道蓝玉你已经这么畏首畏尾了?连随朕去一趟北海的胆量都没有?当年你姐夫常遇春自诩提兵十万纵横天下,你如今又如何?”
蓝玉只能苦笑。他今年才五十多岁,对一名高级将领来说,正是巅峰时期,何谈老迈?
他委婉地答道:
“臣当然不老,只是去北海路途遥远,漠北也不安定,臣是担忧陛下的安危。”
北海一带其实并未完全纳入大明控制。虽然从漠北到北海之间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但大明并未在此设立军户府。
毕竟北海距离大明实在太远了,就连辽西地区的统治都已十分艰难,更何况更遥远的北海?而且越往北天气越寒冷,人口也越稀少。没有民众基础,即便在北海设置都督府、都司,又能如何?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
“北海距离龙城不过六百多里,快去快回的话,顶多两三天路程。这么短的时间,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蓝玉只得叹了口气,拱手道:
“臣 ** 信国公等人主持军务,稳定军心。”
蓝玉知道自己拦不住朱元璋了,但这件事必须让汤和等人知道。之后要制造朱元璋仍在龙城的假象,由他亲自带队护送朱元璋前往北海。
汤和等人初闻此事都极力反对,但终究拗不过朱元璋——他多年积累的威信不是虚的。
最终决定,由朱元璋带兵千人,蓝玉再挑选精锐千人,一路护送他前往北海。
朱高炽跟在朱元璋身边,骑着一匹小马,神情十分激动。他对苏武一直怀有崇敬之情。
这次能随皇祖父亲临北海,也算是圆了他一个心愿。
就连何秋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他被留在龙城了。想到出发前何秋那略带幽怨的眼神,朱高炽就忍不住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