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账本上的墨迹与灶膛里的暖

"金桂饼铺"是潘金莲给摊子起的新名,就因为武大郎说她调的桂花糖馅香得能引蝴蝶——此刻他攥着擀面杖的手直冒汗,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眼睛却亮得惊人。

"两百个?"潘金莲心里快速盘算,"后天晌午要?"

"正是正是!"王婆把布包往桌上一放,"管家说知道你家饼做得实在,特意点名要的。这是定金,五十文。"

潘金莲接过沉甸甸的铜钱,指尖触到金属的凉意时,突然想起刚穿来时,两人对着空米缸发愁的模样。那时武大郎把最后两个冷硬的饼塞给她,自己啃着干硬的窝头,说"俺不饿"。

"能做!"她把铜钱塞进武大郎手里,"大郎,咱下午先做五十个试味,让王婆姐给管家送去尝尝?"

武大郎的手还在抖,把铜钱攥得嘎嘎响,突然转身往灶房跑:"俺马上去烧火!"膝盖的疼痛似乎全忘了,背影轻快得像阵风。

王婆看着他的背影直点头:"你俩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

送走王婆,潘金莲正要跟进灶房,却见武大郎又跑了出来,手里举着个布包,布角还沾着点面粉。"给、给你。"他把包塞过来就往回跑,耳朵红得要滴血。

打开布包的瞬间,潘金莲的呼吸顿了顿——是支银簪,样式简单,簪头却刻着朵小小的桂花,正是她前几日随口说喜欢的纹样。她记得镇上银铺的伙计说过,刻花要多付十文手工钱。

灶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夹杂着武大郎压抑的咳嗽——准是急着烧火被烟呛着了。潘金莲把银簪插进发髻,冰凉的金属贴着头皮,却暖得让人眼眶发热。她走到灶房门口,见武大郎正踮着脚往锅里添水,膝盖弯得吃力,脸上却笑开了花。

"水开了再下面团。"她走过去接过水瓢,"两百个卷饼,得准备五十斤面粉,馅料要多拌些五花肉......"

"俺记下了。"武大郎凑过来帮她扶着面盆,声音里的笑意藏不住,"媳妇,咱晚上包白菜猪肉馅饺子吧,庆祝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