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揭秘

以撒发出更凄厉的咆哮,充满了被愚弄的愤怒与绝望。

覆盖暗沉鳞甲的头颅,一下下撞击囚笼栏杆,发出沉闷牙酸的“咚咚”声,如困兽犹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了,以撒,省点力气。

我们回到正题。”

我示意汉娜暂勿介入。

这种宣泄,对一个即将坠入深渊的灵魂或许有其必要。

“不得不承认,沉迷种族优越论的德国佬,在某些方面思维确有独到之处,甚至……令人惊叹。

他们意识到,研究我这类‘存在’的组织血液,必须跳出现有实证科学的医学框架。

而他们,竟真的依靠从古老神话、宗教文献及被斥为无稽之谈的炼金术古籍中东拼西凑的知识体系,在一定层面上,成功分析出我血液中某些关键的‘转化因子’,并制出‘转化剂’雏形。

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不是吗?

一群本应信奉理性的现代人,却用近乎中世纪巫师的方式解读超自然生命体。

兴许,是他们在为‘雅利安超人’理论寻找血统‘合法性’时,饥不择食采信了太多荒谬内容,导致其整个智力体系……

或者说,本身就与常人格格不入。

这或许是他们能用那种毫无现代科学逻辑的思路研究并取得进展的唯一合理解释。

疯子因思维不受常理束缚,反能在某些扭曲领域触及常人无法想象的‘真实’。”

“但是他们失败了——”

伊兹轻声说,陈述了显而易见的事实。

“当然失败了,伊兹。”

我赞许地看她一眼,

“一次完整可控的吸血鬼转化,核心在于炼金术中的至高圣物——贤者之石。

传说中点石成金、赋予永生的红色晶体,并非空穴来风,它确实存在过,且是高级血魔法转化的关键催化剂和稳定剂。

血魔法近几世纪逐渐退出历史主流,也因贤者之石的配方与制作工艺随炼金术大师凋零而失传。

现存所谓‘贤者之石’的仿制品或残片,充其量是能量不稳定的消耗品,根本无法支撑完整的、高等生命形态转化。

没有贤者之石,任何试图通过外力强行进行的吸血鬼转化,都只能造就不完美的、充满缺陷的残次品。”

“中情局的先生们得到那些柏林‘遗产’后,确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他们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制造出许多物理层面异常危险的生物兵器。

但无一例外,这些‘产品’都存在巨大、无法弥补的缺陷。

其中,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勉强维持人形,大部分都像你眼前的以撒一样,变成形态可怖、失去理智的怪物。

没有任何一个实验体——无论最初是人是物——能在转化后保持神智清醒。

他们几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永恒的疯狂,即使CIA科学家改进后的最终药剂配方,在我三百多年‘专业’认知评判下,构成层面几乎无明显错漏。”

“为什么?”

伊兹提问,蓝眸中闪烁着求知欲,眉头微蹙,

“如果转化是从普通人向吸血鬼的某种中间状态过渡……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你这样的‘纯粹’吸血鬼,都保留清晰智慧和人形外表。

为什么他们会转变成这种……失去理智的怪物呢?”

“问得好,伊兹。

这的确是个关键问题,触及了炼金术中最核心也最反直觉的秘辛之一。”

我欣赏地看着她。

作为听众和学生,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提问。

“在炼金术范畴内,对‘生命形态’的认知,与我们现代生物学基于观察解剖的常识截然不同,甚至多方面完全背道而驰。

你一定读过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吧?

几个世纪前,那本关于人造生命的故事曾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想象一下,若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创造只进行到一半,那些拼凑的肢体器官尚未被赋予‘神圣的火花’,那会是完整的生命吗?

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吗?”

伊兹略作思索,摇头:

“我想,那应该只是一些……等待组装的材料,一些零散未统一的部件。”

“正是这样。”

我轻拍她的肩膀,

“记住这句话,是文艺复兴时期炼金术大师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在他一本关于生命嬗变典籍卷首写下的箴言:

‘Vitae dimidium non est dimidium vitae’——生命的一半,并非一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