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过一座名为终南峰的地方时,此地风景绝美,奇花异草遍布,飞禽走兽通灵。姜子牙与申公豹正沉醉于这美景之中,忽听到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
顺着笛声的方向寻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一棵巨大的古松下吹奏。老者看到二人,微微一笑,问道:你们二人,如此执着于寻仙拜师,所求为何?”
姜子牙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晚辈只求长生之道,学得仙法,日后也好济世救人。”申公豹也跟着说道:晚辈渴望习得无上神通,在这天地间闯出一番名堂。”老者听闻,轻轻点头,说道:求道之路,需有坚定之心,更要有大毅力。你们二人,且随我来。”
青乾圣人化身老道,收姜子牙和申公豹为徒。
终南峰雾气还未散尽时,姜子牙已挑起了院中的木桶。橡木桶沿缠着经年累月磨出的包浆,两桶水加起来足有六十斤,压得他肩上的扁担咯吱作响。身后传来脚步声,申公豹提着斧头上前,青布道袍的下摆扫过沾露的草叶,留下一串湿漉漉的印子。
“子牙兄,今日晨露重,山路滑,砍柴时多留意些。”申公豹的声音清越,像山涧里的泉水。他比姜子牙小五岁,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的锐利,握斧头的手稳得很——七年挑水砍柴的日子,早已磨去了最初的生涩。
姜子牙“嗯”了一声,脚步没停。他今年已过而立,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纹路,比起申公豹的活络,总显得有些沉郁。
两人沿着青莲宫后的石阶往下走,石阶两旁的青松遮天蔽日,晨光照透过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碎金。
这是他们在青莲宫的第七个年头,每日皆是如此:天光微亮时起身挑水砍柴,日头升到正中便去前殿听青乾圣人讲道,午后再回到藏书阁读那些浩如烟海的典籍,周而复始,从未有过变数。
青莲宫坐落在终南主峰的半山腰,是青乾圣人修行的道场。青乾圣人乃道家隐世高人,修为深不可测,宫中除了他们二人,再无其他弟子。圣人平日里话不多,讲道时多是诵念《道德经》《清静经》,偶尔会指点他们辨识草药、推演八卦,却从未传授过真正的术法。姜子牙和申公豹都知道,圣人这是在磨他们的心性,只是两人心中的期许,却大不相同。
申公豹对圣人讲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午后在藏书阁,他总捧着《易经》《甘石星经》反复研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仔细记在竹片上,等次日晨课结束后向圣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