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渭水寻贤

“是。”武吉定了定神,把那日从牢里逃出去,找到姜子牙,姜子牙带他去山林找“龙穴宝地”,埋下装着他头发、指甲、生辰八字和带血衣襟的土坛,以及后来姬昌算出他“自尽”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连一个细节都不敢漏。

小主,

大堂上一片寂静,文武官员们都面露惊讶。散宜生上前一步,对姬昌道:“侯爷,这老者竟有如此本事,能瞒过天机推演,想必就是您梦中所见的‘飞熊’贤才!”

姬昌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他早就听说渭水有位直钩钓鱼的高人,之前派去寻找却没找到,如今听武吉这么说,更确定这老者绝非普通人。

他看向武吉,语气缓和了些:“武吉,你虽犯下死罪,但念你并非故意,且如实交代了高人的事,本侯赦免你的死罪。”

武吉愣住了,随即大喜过望,连忙磕头:“谢侯爷!谢侯爷!”

“起来吧。”姬昌道,“本侯要你带路,即刻前往渭水河畔,寻找那位直钩钓鱼的老人。若能寻到贤才,你也算立了一功。”

“是!小民愿意!”武吉连忙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心里又激动又忐忑——他终于不用死了,还能有机会报答姜子牙的救命之恩,只是不知道,这位高人会不会愿意见西伯侯。

姬昌立刻吩咐人备车,带着散宜生等几位亲信官员,跟着武吉往渭水而去。

散宜生道:“侯爷,这条路之前我们也没少走。”

“大贤就在这附近吗?”

姬昌摆了摆手,目光望着远处河畔的垂柳:“再走走。那武吉说就在水边,我总觉得,今日能遇着些什么。”他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股执拗。

散宜生在旁笑道:“主公仁德感天,自有天垂象。咱们慢慢走,不急。”他手里拿着一卷地图,上面标注着西岐的村落与田埂,这些日子,他们几乎走遍了城郊的每一处,见了不少面有菜色的百姓,也听了太多关于粮草短缺的抱怨。每多听一句,姬昌脸上的忧色便重一分,寻找贤臣的念头也更迫切一分。

马车行驶在山道上,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姬昌坐在车里,掀开帘子,看着窗外的山林,心里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