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西岐建周

这一点,毫无悬念。周文王下令,在都城郊外,筑起一座高耸入云的拜将台。

台分三层,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四周插满各色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拜将之日,风和日丽,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周文王姬昌,身着王袍,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亲自登台。

他手捧象征兵权的黄金大印和一把锋利无匹的宝剑,神情庄严肃穆。台下,是黑压压一片的西岐精锐,他们盔明甲亮,刀枪如林,气势如虹。

姜子牙,则身着丞相之服,手持打神鞭,一步步走上拜将台。他的步伐不快,却异常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尖上。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渭水垂钓了半生,等待的就是这一天。

台顶,周文王亲自为姜子牙卸去丞相官服,换上一身威风凛凛的元帅战甲。

他将黄金大印和宝剑,高高举起,然后郑重地交到姜子牙手中,声音洪亮地说道:“孤今拜丞相姜尚为扫荡成汤天保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代孤行伐罪吊民之事!自今日起,三军将士,悉听元帅调遣!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若有违抗者,斩无赦!”

姜子牙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印信宝剑,声音铿锵有力:“臣姜尚,领旨!谢大王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灭商纣,誓不回朝!”

“元帅千岁!千岁!千岁!”台下的数万大军,在姜子牙起身的那一刻,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声浪几乎要将整个西岐都掀翻。

拜帅礼成,姜子牙正式执掌西岐兵权。他上任的第一道命令,便是“整兵励马”。他利用西岐五年积累的雄厚国力,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他命南宫适、辛甲等大将,加紧操练步兵、车兵,改良兵器装备,打造出更多坚固的战车和锋利的戈矛。

他利用大兴水利时挖掘的运河,建立起高效的后勤运输线,确保粮草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他更是将阐教弟子们分散到各军之中,传授士兵们一些简单的道术和阵法,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一时间,整个西岐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铁匠铺日夜不休,锤打声不绝于耳;演武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渭水之上,粮船往来如梭,井然有序。

西岐的百姓们,也被这股同仇敌忾的气氛所感染,纷纷送子参军,捐献物资,整个国家都高速运转起来,为即将到来的东进伐商,做着最后的准备。

周文王姬昌,站在宫殿的高处,俯瞰着这片生机勃勃而又杀气腾腾的土地。

他的眼中,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知道,从他称王、拜帅的那一刻起,历史的齿轮便已无法逆转。

西岐的龙旗,即将迎着东方的风,开始它波澜壮阔的远征。

而那遥远的朝歌城,以及城中那头正在引吭高歌的金色神凤,将是他们必须跨越的第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山峰。

一场决定华夏未来数千年命运的终极对决,已在剑拔弩张中,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