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对敌人呢?人心也能用来对付敌人吗?”朱文正好奇地问。
“当然可以。”
马昕笑道,“张士诚的士兵大多是被迫入伍的农民,他们本不想打仗,只想回家种地。
我们可以派人在他们的军营附近散布消息,说只要放下武器,我们就既往不咎,还会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
再让那些被俘后愿意归降的士兵回去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我们的军纪有多严明,从不伤害无辜百姓。
这样一来,敌人的军心就会动摇,说不定打起来的时候,很多人会直接倒戈。”
他顿了顿,又说:“当年田单复齐,靠的就是火牛阵和人心向背。
他先让百姓相信齐军必胜,又用反间计让燕军虐待齐人,激起齐人的斗志,最后一举收复七十余城。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比十万大军还要厉害。”
朱文正豁然开朗:“我懂了。舅舅,你的意思是,我们既要稳住自己的人心,让将士同心、军民同心;
又要瓦解敌人的人心,让他们众叛亲离。
再加上伐谋伐交的策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就算张士诚兵多将广,我们也能打赢这场仗。”
“正是如此。”
马昕欣慰地看着他,“打仗不是靠匹夫之勇,而是靠智慧、靠道义、靠人心。
张士诚虽然势大,但他失了道义,不得人心,内部又矛盾重重,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
我们只要守住镇江,做好伐谋伐交,稳住人心,再抓住时机,定能破敌。”
他抬手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将来必成大器。
接下来,我打算派你去一趟浙东,见一见方国珍。
你要记住,见了他,不必卑躬屈膝,也不能盛气凌人。
要让他明白,和我们合作,是互利共赢;若是帮着张士诚,将来我们平定江南,他也没有好果子吃。”
朱文正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都督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就在这时,城下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到城下,高声喊道:“报——马都督,张士诚的先锋营有异动,
似乎要对我们的西城门发起进攻!”
马昕和朱文正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锐利。
马昕快步走到城楼边缘,向下望去,果然看到远处一队敌军正朝着西城门的方向移动,旗帜飘扬,步伐整齐。
“来得正好。”
马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文正,你先去准备一下,带五百骑兵绕到敌军后方,袭扰他们的退路。
我在城楼上坐镇,待他们攻城疲惫之时,我们内外夹击,给他们一个教训!”
“好!”朱文正抱拳应道,转身快步走下城楼,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马昕重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目光如炬地望着城下逼近的敌军。
风更大了,卷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轻易结束,这也是他第一次领一方兵。
战争总是猝不及防!
城楼上的旗帜在风中舒展,“朱”字大旗高高飘扬,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方向。
马昕深吸一口气,高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火铳手,弓箭手上城,步兵守住城门,务必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城下的守军齐声应和,声音震天动地。
远处,张士诚的军队渐渐逼近,一场激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