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边军凯旋携虏归,灵儿商道显神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俘?太低级。放归?太愚蠢。分散?太麻烦。

萧辰(金灵儿)的策略,简直是把北狄的骨头拆了熬汤,皮毛拿来做衣裳,最后连灵魂都要给它打上大胤的烙印!

兵部官员眼睛亮了,边境基建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户部官员心里算了笔账,这样不仅不用耗费大量钱粮养着战俘,还能通过贸易赚钱!

就连最顽固的理学先生,也对“文化浸润”、“渐染王化”的说法频频点头。

女帝凤眸中异彩连连,她再次被萧辰(及其背后那个叫金灵儿的女子)的深谋远虑所折服。

此策,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善后良方!

“准奏!”

女帝当即拍板,“即按萧爱卿所奏,由兵部、户部会同有司,详细拟定章程,尽快施行!

边境榷场事宜,可优先与‘灵通汇’等信誉良好的商会洽谈合作!”

圣旨一下,效率惊人。

很快,数以万计的北狄战俘被有序地押往北疆各处工地,在兵士的监督下,开始了筑城修路的生涯。

而一批北狄贵族,则被“请”到了京城,住进了朝廷安排的宅院,虽衣食无忧,却失去了自由,成了牵制故国的重要棋子。

更令人称奇的是,边境榷场在“灵通汇”的高效运作下,迅速恢复了繁荣。

大胤的商队带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北上,换回成群的战马和堆积如山的皮毛。

一些印制精美、描绘大胤繁华景象和道德故事的画册、书籍,作为“赠品”悄然流入北狄部落深处……

金灵儿之名,虽未直接出现在朝堂,但其庞大的商业网络、精准的战略眼光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却已通过这次完美的“跨界”操作,深深烙印在帝国高层的心中。

萧辰站在皇城高处,望着北方,仿佛能看到那条由金灵儿亲手编织的、无形的经济与文化纽带,正缓缓收紧。

武力征服,只是开始。

经济与文化的影响,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而他与金灵儿,一个在朝,一个在野,正携手将这条道路,铺就得越来越宽广。